课件编号10617445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8.4 寄书 教案(表格版)

日期:2024-06-2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337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寄书,教案
  • cover
北师三上第八单元《认识小数》 第4课时 寄书 课题 寄书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解了小数的意义及小数的加法、减法算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技能出发,让学生经历小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体验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有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基础,还学过整数加减法,具有了处理进位或退位问题的经验,所以,“寄书”一课主要是通过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提醒学生小数加减时要注意进位或退位的问题,教学时应该给学生更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会知识。同时,教材还注重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只需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学情分析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本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也能做出简单的逻辑推理,而且在生活中也为本节课积累了很多经验。所以,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教学策略 本节课教师主要是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索,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能够很顺利地完成知识的迁移,掌握新的知识。同时,本节课还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再向学生提出估算的要求:大约一共需要付多少元的邮费?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计算过程中需要处理的进位的算法问题。体验只需要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2.通过“寄书”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进位加减法的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 探索小数进位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课前一分钟: 1.填一填 (开火车回答下面问题)4元8角=()元 12元6角=()元 7.4元=()元()角=()角 14.3元=()元()角2.口算下列各题15.6+13.2= 7.8-6.6= 1.1+2.2= 6.8-4.5= 5.5+4.3=.二、激情导入:师:孩子们,你们可否知道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他们的学习环境是怎样的呢?(出示贫困山区孩子学习环境图片)告诉我们一定要珍惜我们今天上学的机会吆。 妙想知道这件事以后,她号召全班同学用自己的零花钱举行一次捐书活动,板书《寄书》。妙想去邮局寄书时,(大屏幕出示情境图)邮局叔叔告诉她两捆书的邮费分别是1.6元和12.8元,妙想看到这两个数字有些着急啦!不知道怎样给邮局叔叔付钱啦!你们能不能帮帮妙想呢?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三、探索新知: 师: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针对你们所得到的数学信息,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邮费分别是1.6元和12.8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师:板书1.估一估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共的问题,怎样列式? 生:1.6+12.8= 师:请同学们估计一下,妙想大约要给叔叔多少钱呢,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我是这样想的 生1:1.6元是1元多,12.8元是12元多,1元多加12元多就是13元多。 生2:1.6元不到2元,12.8元不到13元,不会超过15元。 师:比13元多,不超过15元,那到底是多少钱呢?2.算一算生1:我是这样想的,1元+12元=13元 1.6元=16角 6角+8角=14角 14角=1.4元 13元+1.4元=14.4元 生2:我是这样想的12.8元=128角 160+128=144角 144角=14.4元生3:我们小组是用竖式计算的。生板书计算过程师:这三种方法都能算出结果, 1.6+12.8=14.4元 综合这三种方法,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