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童谣》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的情绪,体验歌曲的意境。 2、能用自然的声音和正确的姿势演唱《牧童谣》, 3、感受音乐的速度,体验恒拍感。 教学内容 学唱《牧童谣》,听赏捷克民歌《牧童》,结合手势唱准“2”音。 教学重点 唱好《牧童谣》,感受情绪,建立恒拍。 教学难点 唱准改革取得每个音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频,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6分钟)欣赏捷克民歌《牧童》 1、(1分钟)师生问好。 2、(1分钟)聆听歌曲《牧童》。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同学们听听这首歌曲,边想想这首歌曲唱的是谁?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播放歌曲《牧童》。) (1分钟)提问: 师:谁来告诉老师,这首歌是什么样的情绪?(做出举手的姿势提示学生举手发言) 生:(举手回答)略。(欢快,活泼,开心等) 师:那这样的音乐,它唱的是谁?他又在干嘛呢? 生:(举手回答)略。(小牧童放牛,玩耍、吹笛子等) 3、(1分钟)复听音乐,出示ppt图片(教材用图),引导学生继续展开联想。 师:你们回答得真好,让我们来再听一遍,看看外国的小牧童在山上放牛放羊的画面(此时出示教学光盘)。同时也请同学们把自己也想象成小牧童。 播放音乐(在第二段时引导学生在强拍拍手,强拍拍手,弱拍点手掌心)。 4、(2分钟)再听音乐,配合律动。 师:同学们拍得太棒了,都是按照音乐的节拍来拍的。走吧,让我们去山上放羊吧,请大家起立。我们随着音乐的节拍,在山坡上走一走。请大家拉开一点点距离。 复播音乐。前奏双手叉腰,第一、三句“上山”,第二、四句时“下山”。 第二段加上拍手。师:能把手也加上吗?来吧。 师:你们走得太棒了。请坐吧。 【设计意图】 充分感受捷克民歌《牧童》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通过拍手,走步建立恒拍感。 二、(7分钟)听赏《牧童遥》 1、过渡语: 刚才我们欣赏了外国的民歌《牧童》,那么我们中国的小牧童吹奏的音乐会是什么样的呢?你们想不想听一听?生:略。 2、(1分钟)聆听《牧童遥》竹笛版范奏并提问。 师:这个曲子和我们刚才听的那个音乐感觉一样吗?(生: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呢?生:(举手回答)略。(中国的比较悠扬,外国的活泼) 师:那速度上你们觉得有没有什么变化呢?生:(举手回答)略。(中国的较慢) 师:还有什么差别呢?谁来补充?生:自由回答。 3、(2分钟)复听《牧童遥》旋律,边看老师做手势,复习学过的手势。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咱们中国的民歌啊,就仿佛一副淡淡的水墨画(此时出示ppt图片)我们中国的小牧童悠闲地吹着笛子,坐在大水牛的背上。那现在让我们再来欣赏,请你们听听,这个旋律都出现了什么音?(播放竹笛版牧童谣) 师:看老师的手,给你们一个提示,请大家把小手放好。(老师随着音乐做出音的手势2356) 师:我们之前还学过哪些音呢? 教师边做手势且弹琴提醒(1=do、3=mi、6=la、5=sol),学生跟唱。教师纠正学生音准。适当鼓励学生大胆唱。教师给出2=re的手势,口型提示学生唱出2=re,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音。 师:来,跟着老师唱一次。(由3=mi过渡到2=re,并重复多次)。非常好。 4、(1分钟)再听歌曲,跟随老师一起做手势(学习2=re的手势并唱准音高)。 师:你们有信心跟着老师一起做吗?生:有。(播放竹笛版牧童谣) 5、(3分钟)老师结合手势范唱乐谱,请学生记忆唱名。 师:刚才我们听到了,5 5 5 5 6 — | 5 5 5 5 3 — | 3 5 6 5 3 6 3 5| 3 3 3 3 2—|| 边唱边做手势。这首歌总共才几个音啊?我们来数数。(老师引导学生数出2356四个音) 生:略。(2356,四个) 师:太了不起了,仅仅四个音就能写成一首这么好听的歌,这就是我们中国民歌的特点。那现在,我们也用这四个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