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621660

3.4 味觉和嗅觉(课件+教案+导学案)(29张PPT)

日期:2025-09-18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96次 大小:1103341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味觉,嗅觉,课件,教案,导学案,29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师大科学八年级上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味觉和嗅觉 章 3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味蕾的结构,味觉性质 2.了解嗅觉感受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身的体会,了解味觉与嗅觉的性质 2.能通过实验体会味觉与嗅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深刻体会味觉和嗅觉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2.通过知识的学习了解味觉和嗅觉,学会保护我们的味觉和嗅觉 重点 1.了解味觉和嗅觉 2.知道我们是怎样尝到食物的味道,嗅到气味 难点 1.认识味觉和嗅觉的重要性 2.意识到保护味觉和嗅觉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苹果甜还是橘子甜?用_____感觉,产生的感觉是_____。 香水香还是清水香?用_____感觉,产生的感觉是_____。 [舌头 味觉 鼻子 嗅觉] 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视频:味觉 一、味觉 1.味觉感受器 (1)结构:味觉感受器又称为味蕾,每一个味蕾由外面的一层支持细胞和里面一些细长的味觉细胞组成,味觉细胞顶端有纤毛,称为味毛,由味蕾表面的味孔伸出。与味蕾联系的感觉神经末梢细支,包围在味觉细胞上。 (2)分布:味觉感受器主要分布于舌黏膜上,还有一些分布于口腔和咽部黏膜上。一般成年人的舌头表面大约有1万个细小的味蕾。儿童的味蕾比成年人的多,因此,儿童的味觉比成年人灵敏得多。老年人的味蕾逐渐萎缩,所以味觉也逐渐减退。 2.味觉的产生 任何食物都有味道,进食时,食物中的有味物质溶解在唾液中,这些物质又称为味觉刺激物,味觉刺激物与味觉细胞接触,作用于味觉细胞的味毛,刺激了味觉细胞,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经分析综合而产生味觉。 拓展 感觉不同味道的味蕾在舌的表面分布是不均匀的,舌尖部对甜味最敏感,舌两侧前部对咸味最敏感,舌两侧中部对酸味最敏感,舌根部对苦味最敏感。 拓展 在四种基本味觉中,人对咸味的感觉最快,对苦味的感觉最慢。 3.基本味觉 根据味觉生理学分类,人有四种基本味觉:甜、咸、酸、苦。众多不同的味道都是由这四种基本味觉以不同的比例组合而形成的。 4.味觉的敏感度受食物温度的影响 味觉的敏感度和食物的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温度在20~30℃时,味觉的敏感度最高。因此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吃温热的食物比吃冷的食物味道要好得多。 5.味觉与机体对营养物摄取的调节有关 味觉的功能不仅是辨别不同的味道,而且与机体对营养物摄取的调节也有关系。例如,体液中的氯化钠显著减少的人,喜食咸味食物。动物实验也表明,正常大鼠的味觉能辨别出1:2000的氯化钠溶液,而切除肾上腺皮质致使血液中Na+浓度降低的大鼠,则可辨别出1:33000的氯化钠溶液,主动选择含盐多的饮料。 阅读:保护舌头的味觉 (教材:51页) 二、嗅觉 视频:嗅觉 视频:嗅觉感受器 1.嗅觉感受器 (1)分布:嗅觉感受器位于上鼻道及鼻中隔后上部的嗅上皮,两侧总面积约5cm2。 (2)结构:嗅上皮中有嗅觉感受细胞,其顶端有几条短纤毛,称为嗅纤毛或嗅毛,插在嗅上皮表面的薄层黏液中。 2.嗅觉的形成 当空气中有气味的物质分子或挥发性物质到达嗅上皮时,首先溶解于覆盖在嗅上皮表面的黏液中,再作用于嗅纤毛而刺激嗅细胞,引起不同频率的神经冲动发放,传至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产生嗅觉,即闻到不同的气味。 由于嗅上皮位于鼻腔的上端,平静呼吸时气流不易达到,所以在嗅一些不太明显的气味时,要用力吸气,使气流向上到达嗅上皮。 3.基本气味 有人分析了数百种有气味物质和它们的化学结构,提出至少有7种基本气味:樟脑味、麝香味、花卉味、薄荷味、乙醚味、辛辣味和腐腥味。其他众多的气味可能是由这些基本气味的组合所引起的。 4.嗅觉的重要性 人的嗅觉远不如某些动物(如狗)的灵敏,但在我们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