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4课 二里头文化中的疑难问题 学习目标概览 目标内容 1.二里头遗址是夏都还是商都 2.二里头遗址的性质 3.谁继承了二里头文化 4.夏朝有没有文字 理解导向 1.一般村落遗址与都邑遗址的区别 2.同一种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论 3.人类文明的传承性 4.符号、信息、文字之间的联系 课前自主学案 要点轻巧突破 学习目标概览 教材习题分析 第4课 速效提能演练 课前自主学案 一、二里头遗址是夏都还是商都 1.都邑遗址的依据 (1)二里头遗址是经过规划的社会整体,中部为_____,规模宏大,主次分明,应是都邑的政治中心。 宫殿区 (2)宫殿周围的窖穴、水井、道路、灰坑,这里应是_____的生活区。 (3)各种布局合理、分工_____的铸铜、制陶、制骨等手工业作坊。 2.疑难 (1)有的学者认为是夏都斟 。 (2)有的学者认为是商都_____。 普通民众 明确 西亳 二、二里头遗址的性质 1.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 2.一至三期是夏文化,四期是商文化。 3.一、二期是夏文化,三、四期是商文化。 4.一期是夏文化,二期以后是商文化。 三、谁继承了二里头文化 1.依据 (1)分布地域:在许多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发现有_____文化层叠压着二里头文化层,二者分布地域大致相同,地层上也紧密相连。 (2)碳素测定:偃师二里头文化三、四期与二里冈商文化,碳素测定年代非常接近。 二里冈 (3)陶器种类:几乎完全一样。 (4)青铜样式:有继承性。 (5)宫殿建筑:方法和_____极其类似。 (6)墓葬墓式、形制也极其类似。 2.结论:_____文化继承了二里头文化。 形制结构 二里冈 四、夏朝有没有文字 1.商朝文字:_____。 2.夏朝文字:二里头_____刻划符号是不是那个时代的文字?如果是,至今无人能解读。 甲骨文 陶器 要点轻巧突破 二里头遗址与夏文化存在什么样的联系 1.二里头遗址是中国学者在努力寻觅夏文化、力图证实夏朝的存在的过程中发现的,考古发掘所获取的丰富遗存和信息,为夏文化内涵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科学资料,从而为夏文化的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由于它所处的年代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夏商时期,又由于地处古代文献所记载的夏王朝的中心区域,年代也大体在夏王朝的纪年范围内,使二里头遗址作为夏时期一处重要都城遗址的学术地位得到一部分学者的肯定确认。 二里头文化三期陶器刻画符号的分析 1.目前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陶器刻画符号,一期2处,三期46件。 2.三期陶器刻划符号的特点:(1)部位———集中在陶器口部;(2)方法———烧好后刻上,有一次刻成,有多次刻成;(3)形状———竖道、十字、交叉、井字等。 3.结论———接近象形文字。 教材习题分析 【学思之窗】(教材P81)  引文中的观点与本页四种看法中的哪一种最为接近? 提示:引文中的观点与第四种看法最为接近。 一、本课测评(教材P83) 1.龙山晚期、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冈文化的陶器,存在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了中华文明的什么特点? 提示:源远流长,先后继承并发展。 2.学习本课,你认为二里头遗址研究中最难的问题是什么? 提示:二里头遗址研究中最难的问题是二里头遗址性质的划分,它关系到夏商的分期,关系到二里头遗址它是夏都斟 还是商都西亳,只有等更多的考古材料的出现才能解决问题。 二、学习延伸(教材P83) 提示: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践,言之成理亦可。 速效提能演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
课件网) 第3课 二里头文化与认识夏史 学习目标概览 目标内容 1.探索夏文明的主要对象 2.夏年代标尺的基础 3.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在认识夏史中的重要作用 理解导向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使夏史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