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 小题,每小题4分,共48 6.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无产阶级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政党在革命进程的“过渡”时期,要提出群众 合题目要求的) 愿意接受的口号,并通过宣传影响群众,以夺 1.非洲一些国家的边界是用尺画出来的,是柏林 取苏维埃的领导权。这一思想 ( ) 会议“地图上作业”的结果。造成这种结果是 A.瓦解了临时政府的统治基础 由于 ( ) B.号召群众以暴力革命夺取政权 A.文明的多样性 B.发展的程度高 C.表明布尔什维克政党逐渐成熟 C.西欧列强瓜分 D.地理环境特殊 D.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作了准备 2.学者郑昌发指出,西属拉美人民经过近16年 7.下列有关印度独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的浴血战斗,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如果从世界 A.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局来考察,它不仅打击和彻底冲垮了西班牙 , 、 B.英国实行“分而治之”政策是为了更好地维的封建殖民主义体系 而且对欧洲 美洲的封 护印度人民的利益 建制度也是猛烈的冲击。这表明西属拉美独 立运动 ( ) C.1947年英国同意印度独立 A与世界各地革命运动相配合 D.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后都成立了共和国 B.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8.下列国家和地区独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 C.有利于世界近代社会的转型 是 ( ) D.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彻底完成 A.新加坡 B.阿尔及利亚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帝国主义在东西方 C.古巴 D.巴拿马 的关系上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国际关系处于 9.1918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 相对稳定状态。其决定因素是 ( ) 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 A.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 B.列强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体系都比较满意 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 C.两种制度的矛盾尚未激化 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 D.帝国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 这说明苏维埃政权 ( ) 4.“从俄国革命的种子里长出一个大帝国,它借 A.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 助另一次世界大战徐徐登上世界列强的宝 B.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 座。”上述材料中的“革命”主要指 ( ) C.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 A.俄国二月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D.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C.德国十一月革命 D.匈牙利革命 , 《 10.关于俄国二月革命 ,苏联时期的观点认为二 5.十月革命胜利后 苏俄苏维埃政权颁布 土地 法令》规定,立则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 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20世一切 , 土地,不论是国家的、地主的或农民的土地,一 纪90年代 俄国一些学者提出二月革命后各 律无偿转让,成为全民财产并交给一切耕种土 地几乎没有两个政权并存的现象,地方的实 地的劳动者使用”“禁止使用雇佣劳动”。这些 际权力没有转到临时政府新任命的委员手 规定的实施 ( ) 中。这一变化反映出 ( ) A.确保农民成为土地所有者 A.观点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B.促使俄国走上了农业集体化道路 B.苏联时期的评价更为客观公正 C.推动苏俄工业化的开展 C.历史认识受到时代的影响 D.导致苏俄小农经济仍占优势 D.详实史料会得出正确历史评价 ·35· 11.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各大战场都相 14.(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继出现了一系列转折性战役,下列哪次战役 材料 历史漫画可以叙史解史。它往往针对 对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转变具有更重大的转 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使用夸张、 折意义 ( ) 比喻、寓意、突出细节等方式,集中反映特定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中途岛海战 的历史内容和相关历史背景,以及作者对历 C.阿拉曼战役 D.莫斯科战役 史问题的认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