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请同学们回顾所学知识,说一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由哪位皇帝建立的?他采取哪些措施巩固统一?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北匈奴击 南征南越 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 统一文字 焚书坑儒 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目 录 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一、汉武帝面临的挑战 1.政治上———推恩令”的实施 2.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经济上———盐铁专卖 4.军事上———北击匈奴 课标要求: 理解 “推恩令”的实施;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营等对“大一统”的作用和深远宾历史影响 一、汉武帝面临的挑战 汉武帝(刘彻) (公元前141-前87年在位) 政治 思想 经济 军事 经过60多年,虽然汉朝的政权巩固、经济恢复并得到发展,但当汉武帝登基后,依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诸子百家流行 诸侯门客批评皇帝政策 ①私人铸币 ②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匈奴袭扰 ①诸侯王国对抗中央 ②地方豪强抗衡官府 汉高祖 (前256-前195) 汉惠帝 (前211-前188) 汉文帝 (前202-前157) 汉景帝 (前188-前141) 汉武帝 (前156-前87) 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1.政治上———推恩令”的实施 2.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经济上———盐铁专卖 4.军事上———北击匈奴 材料:西汉初期中央与封国力量对比图 材料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 问题一: 诸侯王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吴王刘濞,拥有庞大的铸钱产业,而且吴地靠近东海,既有丰富的铁矿,也有海盐的生产地,盐、钱、铁三业,让刘濞富甲宇内,他结交各国,逐渐成为一股足以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地方权贵力量。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政治上———推恩令”的实施 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宜。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史记 主父偃传》 政治措施1:推恩令 汉武帝即位时郡国形势图 汉武帝晚年郡国形势图 结果: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 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至于哀、平之际……势与富室亡异。 ———《汉书》 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 地方豪强势力强大威胁中央、官员徇私枉法 政治措施2:建立刺史制度 材料:强宗豪右(豪强),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千石(官员)不奉诏,遵旧典,倍公问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汉仪》 阅读材料,思考: 汉武帝在政治上还面临怎样的难题?如何解决?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作用:抑制豪强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对比知创新 分封制 郡县制 郡国并行制 “推恩令” 西周 秦朝 汉初 汉武帝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西周至汉武帝) 2.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初:无为而治,休养生息 材料反映出汉武帝面临什么问题? 材料:淮南王刘安,招用诸子百家几千人著书立说,编写《淮南子》,针对初登基帝位的汉武帝刘彻,反对他所推行的政治改革。 思想问题:诸子百家思想活跃对统治不利。 董仲舒 《汉代讲经图》 《诗》《书》 《礼》《易》 《春秋》 汉武帝具体的措施: ①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②在长安兴办太学,培养儒学人才; ③儒士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①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 ②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 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 ③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作用:儒家忠君守礼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