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628362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同步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4-05-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8次 大小:20418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7课,西晋,短暂,统一,北方,各族
  • cover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1.背景 (1)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263年,魏灭蜀。 (2)曹魏中期,大臣司马懿参与辅佐新即位的小皇帝。不久,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司马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相继专权,魏国皇帝形同傀儡。 2.建立: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3.统一: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三国鼎立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 4.统治 (1)背景:西晋的皇室及许多大臣是大地主、大贵族出身。 (2)措施:西晋王朝制定了一系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以保护他们的利益。 (3)表现:当时的很多大贵族、大地主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而是处处维护自己家族的权势,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 1.背景 (1)西晋初年,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于是大封同姓诸王。 (2)晋武帝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这些出镇的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2.时间、地点:晋惠帝在位时。八王之乱主要在洛阳一带展开。 3.概况: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目的),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4.影响 (1)这场内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当时米价飞涨,贵到一万钱一石,人民饱受痛苦。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西晋从此衰落。 (2)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1.北方游牧民族 (1)生活地点:我国北方广袤无垠的草原,养育了北方游牧民族。 (2)生活方式:他们在水草丰茂的草原上放养马、牛、羊等牲畜,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他们生活的生动写照。 2.少数民族的内迁 内迁时间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 内迁民族 匈奴族、羯族、氐族、羌族、鲜卑族 内迁路线 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 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 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 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鲜卑族 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迁徙结果 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 影 响 他们与汉族长期杂居,相互影响,民族界限日益缩小   3.西晋的暴政 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这些暴政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 4.十六国 (1)时间: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 (2)构成: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3)社会状况:十六国时期,各国彼此攻战,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颠沛流离。 5.前秦的统治 (1)建立: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2)改革 氐族贵族深受汉族文明影响,皇帝苻坚汉文化修养很高。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他们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还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3)影响: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 1.“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可以说明什么? 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中可以看到人们牵着羊和驱赶着马,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该地区的人们过着游牧生活的情景。 2.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请问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哪些?内迁有何积极影响? 内迁的民族有鲜卑族、匈奴族、羯族、氐族、羌族等。内迁对于他们来说,转入农耕生活,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民族融合,缩小了民族界限。 3.从东汉末年到西晋的历史发展图示。 一、选择题 1.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热播,爷爷在给小虎讲三国故事时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