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使学生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步骤,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了解溶液与生产、生活的广泛联系,了解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生产。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也就是溶质的质量分数,掌握了相关的简单计算。生活中,也会遇到使用溶液浓度的情况。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节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另外,学生已经掌握了托盘天平、量筒等仪器的使用,但本节课仍需要关注其测量操作是否规范。 3重点难点 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展示:情境一、医用生理盐水。 氯化钠注射液 [规格]溶质质量分数为0.9% [贮存]密封保存 议一议:此信息中的0.9%表明的含义有哪些? 情境二、盐水选种。多媒体展示选种原理,让学生理解质量分数增大,密度也会随之增大。 活动2【活动】二、目标导引 教师出示教学目标,学生观看、记忆,知道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同时加深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 活动3【活动】三、分析讨论 1、实验一、如何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幻灯片展示问题:让你完成该实验,你需要老师给你提供哪些仪器、药品?实验步骤分为哪几步?思考的时候你是先考虑实验步骤还是所需仪器? 学生分小组讨论。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得出实验步骤、仪器。 教师方法指导,思考过程应该先考虑步骤,再根据步骤考虑仪器,可以避免仪器的遗漏。 教师示范正确操作。 练习:下面是一位同学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的流程图,请找出其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幻灯片出示练习,见ppt) 2、实验二、如何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教师提问:溶液的配制只能用固体溶于水的方法吗? 引导学生思考浓溶液的稀释液可以配制稀溶液。 教师提问:用已配好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你需要哪些用品?实验分哪几个步骤?和用氯化钠固体配制有什么区别?造成这些区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并展示讨论结果:用已配好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1、计算: 2、量取: 3、混匀: 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把配制好的上述两种氯化钠溶液分别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种配制方法所需仪器的不同并分析造成不同的根本原因。 活动4【活动】四、学生实验 教师提要求:1、注意分工合作;2、做一个“挑剔”的人,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在实验结束后和同学讨论,你有失误吗?同伴有失误吗? 学生在实验室分六组完成实验。 活动5【活动】五、误差分析 哪些因素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那些会偏小?哪些无影响? 方法指导:误差分析要根据质量分数的定义式来分析。 活动6【练习】六、布置作业 见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的相关练习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