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656953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名师导航课件【考点精讲】考点27 简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过程,说明五四运动的意义

日期:2024-05-12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80526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五四运动,考点,2022年,说明,过程,新文化运动
  • cover
(课件网) 考点27 简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过程,说明五四运动的意义 一轮复习|历史与社会 2022中考名师导航 01 考纲分析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识记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客观评价新文化运动 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 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02 知识回顾 新文化运动 1. 背景 政治上:辛亥革命后,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局面之中; 思想上:①大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孔子作为君主统治的精神象征,仍受到尊崇; ②受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影响的一批进步知识分子认识到中国要真正实现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从而解放人们的思想,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 2.时间:1915年 3.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率先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发动新文化运动 4.思想主张 前期:民主和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 后期(十月革命后):宣传马克思主义 《青年杂志》和《新青年》 陈独秀 号召青年们从消极、保守、退缩、闭塞的思想束缚下解放出来,树立起积极 进取、求实、科学的精神,向腐败的封建意识进行斗争。新文化运动开展起来。 ———陈独秀 《敬告青年》揭开了运动的序幕。 5.活动阵地: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办学理念,提倡“学术思想自由”,后来《新青年》杂志由上海迁往北京,形成以《新青年》编辑部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 6.主要内容 (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 (2)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3)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 7.代表人物及贡献 (1)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率先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号召青年争取平等自由,以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向传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宣战;倡导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 (2)胡适:率先提出文学革命;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3)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辛辣的笔锋揭穿了几千年来专制统治的真面目,对旧道德、旧礼制的批判最为猛烈 (4)李大钊:在运动后期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发表《新纪元》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鲁 迅 胡 适 李大钊 陈独秀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青春领袖 时代偶像 重要阵地 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蔡元培 北京大学红楼 《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大多任教于北京大学。 他们热情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猛烈抨击中国传统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8.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9.意义:(1)新文化运动让当时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了极大解放,从而更加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 (2)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五四运动做了思想动员;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五四运动 1.导火线: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列强作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 ———5月2日《辰报》《外交警报敬告国人》  “关于索还胶州租借之对日外交战争,业已失败。”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 ———5月1日,上海《大陆报》 2.经过 (1)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3000多人,集齐天安门举行游行示威,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21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官员曹汝霖等人,火烧曹宅,痛打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