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67875

人教版生物七上《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视频课堂实录+课件+教案+反思+整体规划(吴老师)

日期:2025-05-2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视频 查看:47次 大小:1415579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案,老师,吴老师,生物,规划,整体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学经验 中山一中 陈俊勇 本教案力求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以达到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本节课从课前准备到课堂讨论、完善实验计划直至最后完成实验、得出结论,都是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起到指导、督促的作用,教师角色发生转变,是由过去的“台前”走到现在的“幕后”,做一个“导演”,安排好适当的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观众变为实际参与者。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实验的一般方法与技能,还关注起自己身边的生活现象,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2.在教师宏观调控下,把学生设计实验的过程放在课外,能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3.把金鱼藻在光下放出氧气和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放在本节,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形成较完整的光合作用的概念。课后又能安排学生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较好地巩固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教学时间相对较紧,教师要合理安排。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教学经验 中山一中 吴倩婷 本课的设计较好地体现了《生物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体现了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改精神。课堂上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思维,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倡导探究性学习,分析资料,并结合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层层深入。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都较好地完成了应有的教学目标,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节课从教学设计到授课时的小结及板书都运用了概念图,能帮助学生较好地疏理本课知识点,及其之间的联系,形成有效的知识网络,方便学生记忆、理解和应用,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的技能训练难度较大,推理过程学生难以推动,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有所改进。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教学经验 中山一中 方斌 本节课能够较好的将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提出三大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运用到课堂中。课堂氛围融洽,思路清晰,重难点突破方式较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时间把握恰到好处,所提问题恰当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听课老师的高度好评,特别是学生下课后的掌声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对比起参加活动的其他两位老师我也发现自己的不足:在探究实验设计“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这一教学过程中我的引导还欠火候,虽然学生能够相互交流合作学习基本完成我的安排,但没有抓住机会是学生静下来思考;对学生的回答反馈不足,特别是实验设计的时候应该和大家一起来分析个人比较赞同两位老师使用的“学案”;“低碳生活”应该再让学生说一些就更好了,特别是亲身经历或生活中的事都可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教学设计 中山一中 陈俊勇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光合作用中的一个经典实验———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有机物为载体,旨在引导学生对实验的探究,我们采用学生课外分组探究实验,课上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实验,初步构建光合作用的概念模型,掌握控制实验条件、设置对照、选择实验材料等规则,进而能创造性地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领悟科学精神,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阐述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