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6878

桂花雨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9295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花雨
    《桂花雨》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小学语文 2年级:五年级上册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卷网- 4所属的章节:第二单元7课《桂花雨》 5学时数:40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会“箩、杭”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内容分析: 本课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散文,作者主要回忆了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迷人的花香、摇花乐,借着母亲的思念引出思乡情怀和对故乡美好生活的回忆。 重点:引导学生体验摇花乐。 难点:体会母亲、作者对故乡桂花的怀念。 3、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但由自主阅读的积极性与时效性还不够充分,在理解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时,需要老师的细致指导。? 4、设计思路: 根据“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讨论交流。本组教材,就是围绕借景、借物抒情这一专题展开的。选编的4篇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故乡浓浓的“乡”思病。由花香导入,让学生顺着花香找到迷人的花香,通过花香理解母亲对故乡那已经深入生命的记忆突出那股浓浓的的思念,通过 乐找到属于作者的童年记忆,通过摇花的花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再着重体会展示花儿勇气的具体语句,细细品味,进行适当的语言训练。 三、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以及及设计意图 一、揭题激趣 ? ? 1、板书:桂花 你们认识吗? 2、板书:桂花雨 你又想到了什么? 3、到底什么是桂花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桂花雨 ?桂花的颜色、香味,或是有关桂花的词语、诗句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 1.快速默读“阅读提示”,想一想“提示”告诉了我们什么,提出了哪些要求。 2.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认识生字“箩”“杭”。 ? ?学生读导读提示,归纳本课的学习目标 ?让学生在头脑中对本课的学习要求有一个整体的感官,为下面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 1、谁能用文中话说说什么是桂花雨? 2、师:作者用哪个词语来形容桂花香的? (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师:浸字是什么意思?哪里还能找到用浸字描写花香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师:难道桂花能够一年四季香吗?整个村子?那这是为什么呢? 3、循着这份“香”,我们读到了作者儿时“摇桂花”的事情。让我们用心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再一次感受“桂花香”,你能从文中品味桂花带来的“乐”嘛? A、“我老是缠着母亲” B、“这下我可乐了” C、母亲的快乐又是什么呢?? ?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同时,完成填空题。感知课文大意,对文中不明白的地方质疑。 ? 1、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母亲与桂花的段落。 2、学习伙伴互相读?第三自然段。 3、自由读第七自然段。 ?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四、自读自悟细读悟情 1、师:正是这份牵挂、这份朝夕相处,所以母亲在回忆桂花的时候说——— “这里的桂花 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难道真的比不上吗 ?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师: 这个“又”字说明了······ 1、结合第三自然段的理解,回答“为什么 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 里的桂花’”? 2、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3、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 五、全文总结 ? ? ? 这篇散文,作者主要回忆了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