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70667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230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设计
  • cover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各种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知道在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   ·列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体会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通过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物理规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通过学生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强调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定律。   难点: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计算一些物理习题;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是怎样转化的。   【教具准备】   打气筒 单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问题:刀具在砂轮上磨削时,为什么会刀具发热?   学生回答:原因是通过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问题:在暖气片上放有一瓶冷水,过一段时间后水会出现什么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学生回答:变热,这是通过热量传递使这瓶水内能增加。   老师引导:这些实例中,物体的内能增加了,是由其他形式能转化来的或是从其他物体转移来的,今天要学习能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新课教授   1.自然界存在多种形式的能量   提出问题:当今世界的三大产业是能源、材料和信息,自然界中的能量以各种形式存在着,你能说出能量的几种存在形式吗?   学生回答:机械能、电能、磁能、内能等等。   日常生活中的烧饭、取暖、照明、出行等都需要能量。我们所需要的能量都是谁提供的呢?   学生回答:煤、石油、天然气、电等等。   进一步分析利用能源时需要发生的变化而引入能的相互转化。   2.不同形式的能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设疑:   演示打气筒打气,让同学们感觉打气筒外壁的温度变化。   请同学解释所发生的现象的原因:活塞与筒壁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指出类似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请同学列举实例,并进行分析。   举例练习:   ①电炉取暖:电能→内能;   ②煤燃烧:化学能→内能;   ③炽热灯灯丝发光:内能→光能;   ④把一铁块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说明内能发生转移。   归纳: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   3.能量再转移和转化过程中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呢?   ⑴机械能在转化过程中守恒   演示单摆摆动过程:   ①回忆机械能之间是如何转化的:重力势能→动能→重力势能。   ②解释每次达到最高点很接近的原因:如果没有摩擦时机械能守恒。   ③得到结论:最初具有的机械能=最末物体具有的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即总能量守恒。   ⑵内能在转移过程中守恒   把一铁块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铁块从周围水中吸收了热量使它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热水则要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这一过程中如果没有热量散失,热水所放出热量就等于铁块所吸收的热量。   归纳:能量在转移过程中是守恒的。   结论:大量事实证明,在普遍存在的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消耗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就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多少热量(减少多少内能),低温物体就吸收多少热量(增加多少内能);克服摩擦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但能量的总量不变。   以上规律是人类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直到19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