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70668

《核能》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314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核能,教学设计
  • cover
《核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核能、裂变、聚变、链式反应的有关知识。   2.了解核电站的常识,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交流,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信息处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能源问题到能源科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2.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树立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3.增强学生热爱和平及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重点与难点】   知道可控链式反应,和平利用核能。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大家知道,我国是个能源消耗大国,每年的各种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消耗巨大,折合标准煤20亿吨。20亿吨是什么概念?如果把这些煤堆成1m高,1m宽的堤坝,长度达106km,这个长度接近地球到月球距离的3倍。大家想一想,长期这样下去,肯定会发生能源危机。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挽救能源危机呢?   (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   有的同学说要不断开发新能源,有的同学说开发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太阳能……同学们的意见都很有道理,都是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好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有望在将来彻底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新能源———核能。   请同学们按“自学提示”阅读课文。   二、新课教学   (一)原子、原子核   谁能来结合图片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原子的结构呢?   (学生讲解)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补充,把原子比作大广场,原子核就像几颗豆粒挤在广场中央,但整个原子的质量和能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二)核能   (教师讲授)质子、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结合在一起,一旦原子核发生分裂或聚合,就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   较重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就是核裂变。   1kg的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超过2000t煤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   怎样才能使裂变继续下去呢?   将火柴搭成如图所示结构,点燃第一根火柴后,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学生回答)   一根火柴点燃两根,两根点燃四根,如此像锁链一样持续下去。这就像用中子轰击铀235原子核,铀核分裂时释放出核能,同时还会产生几个新的中子,这些中子又会轰击其它铀核……于是就导致一系列铀核持续裂变,并释放出大量核能。这就是链式反应。   两个较轻的原子核,在超高温和超高压的条件下,聚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核能的过程就是核聚变,也称为热核反应。太阳内部发生的就是这种热核反应。核聚变释放出来的能量为裂变的四倍以上。   (三)核能的利用   谁能说一说,现在人类对核能的利用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   对了,一是利用核能发电,一是应用到军事领域。   这就是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核反应堆。1942年人类利用核反应堆第一次实现了可控制的铀核裂变。当时的核反应堆的功率非常小,大约要260座这样的反应堆才能点亮一只40W的灯泡。然而,这是人类利用核能的关键一步。今天,一座核反应堆的功率可达百万千瓦,全世界已经建成了几百座核电站,核电发电量接近全球发电量的1/5。在不可再生能源日趋珍贵之时,适度发展核电是人类的一种选择。以百万千瓦的电站为例,一年消耗煤300多万吨,每天要有一列40节车厢的火车为它拉煤。而用核原料,一年只需消耗30吨,一辆重型卡车即可拉走,一次换料,可以连续运行一年。   通过可控制聚变来利用核能,有望彻底解决人类能源问题。因为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可以实现聚变的氘核,足够人类使用几百亿年,而且反应物是无放射性污染的氦。中国的可控核聚变研究位居世界先进行列,50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