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节 全电路欧姆定律 一、电动势 二、全电路 欧姆定律 一、电动势 电源有两个极,两极间存在着电压。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消耗电能,流回电源的负极。那么,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是从哪里来的呢? 不接用电器时,电源两极间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动势,用符号E 表示,它的SI单位是V(伏)。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5 V,铅蓄电池的电动势为2 V,大型发电机的电动势可达几十千伏。电动势仅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决定,跟外电路的情况无关。 电源就是一种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例如,电池、发电机就是最常见的电源。不同的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一般不同,为了表示电源的这种本领的大小,我们引入了电动势的概念。 目前常用的电池有以下几种:干电池、钮扣电池、铅蓄电池、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 生活中使用的电池,大多还有一个技术指标:容量。容量的大小常用mA·h (毫安·时)表示。电池的容量越大,产生的电能越多,使用的时间越长。例如,某电池的标称容量为1 200 mA·h,表示它能够以1 2 mA的电流放电100 h,或以6 mA的电流放电200 h。 下图所示为某品牌的手机电池,你能找到它的标称容量吗? 二、全电路欧姆定律 只有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连成一个闭合电路,电路中才有电流,如下图所示。用电器、导线组成外电路,电源内部是内电路。 外电路的电阻叫作外电阻,用R表示,内电路的电阻叫作内阻(简称内阻),用Ri表示。内阻是我们研究全电路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在外电路中,电流由电势高处向电势低处流动,在外电阻上沿电流方向有电势降落U外;在内阻上也有电势降落U内。 设闭合电路中的电流为I,外电阻为R,内阻为Ri,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可知,U外=IR,U内=IRi。因此 E=IR+IRi 所以 全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整个电路的电阻成反比。这个规律叫作全电路欧姆定律。 外电路两端的电压U外,通常叫作端电压,常用U表示,它是电源加在负载(用电器)上的实际电压。 在电源内部,由负极到正极电势升高,升高的数值等于电源的电动势E。理论分析表明,在闭合电路中,电源内部电势升高的数值E等于电路中电势降落的数值,即电源的电动势E 等于U外和U内之和: E=U外+U内 实验表明:当外电阻增大时,电流减小,端电压增大;当外电阻减小时,电流增大,端电压减小。 这是因为:当外电阻 R 增大时,电路中的电流 I 减小,内阻上的电压IRi也减小,因为端电压U = E-IRi,所以U增大,即端电压随外电路电阻的增大而增大;当外电阻R 减小时,电路中的电流I增大,内阻上的电压IRi也增大,由U = E-IRi可知端电压减小,即端电压随外电路电阻的减小而减小。 汽车蓄电池组的简化供电电路如右图所示。 只打开车灯时,车灯正常发光。当汽车启动发动机时,启动电动机的电路接通。由于启动电动机和车灯是并联的,因此,外电阻减小,使得外电路的端电压减小,导致车灯变暗。汽车发动以后,启动电动机停止工作,外电阻恢复原大小,端电压回升,车灯便恢复正常亮度。 当电路断开时,如右图 所示,外电阻R变为无限大, 这种情况称为断路。断路时, 电流I=0,IRi也变为零,端 电压U就等于电源的电动势E。 我们可把电压表直接接在电 源两极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由于电压表的电阻很大,电路中的电流I很小,IRi也很小,所以,电压表此时所测得的端电压U可认为等于电源的电动势E 。 当外电路如右图所示连接时, 外电阻等于零,这种情况叫作短路。 短路时,电流很大, , 端电压等于零。一般来说,电源的 内阻都很小。例如,铅蓄电池的 内阻只有0.005~0.1 Ω,因此短 路时电流很大,会毁坏蓄电池的极板。因而不允许将一要导线直接接在电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