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719

《故都的秋》教案[上学期]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95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故都的秋,教案,学期
  • cover
《故都的秋》教案 10《故都的秋》教案(1) 学习目标 品味语言 体味情景 教学时数 一教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引用古语“女伤春,士悲秋”和毛泽东、杜甫、马致远的诗句说明中国文人有悲秋情结。 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心里的情感有别,“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一、 整体感知: 1、 齐读首段,抓文眼句———通过学生比较阅读把握句子的重音位置在该在“特别”,所以故都秋的主要特点是“特别的清、静、悲凉”,而非“清、静、悲凉”。 2、 选一学生读2、13段,总结南国秋的主要特点 二、局部研读(3—11) 1、同学们,文中具体描写北国之秋的段落是哪些?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①注意观其色、闻其声,品其味。 ②从声音、色彩描写看,你认为哪幅图最出色。 3、故都秋景图: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3、 从声色描写角度出发赏景 ⑴秋雨话凉图(6-10): ① 找出文中作者评价北国秋雨整体特点的句子: 北国秋雨“奇、有味、更象样”在何处? ③ “话凉” ④想象整个画面,体会作者在画面中传达出的情绪。 ⑵、小院清晨图: ①作者认为牵牛花的颜色“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 ②冷色调给人什么样的感觉?(联系生活感受,体会色彩所蕴含的感情) 三、延伸联想 同学们可选取书中五幅画里的景物,也可联想故都的秋天里别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句。看谁找得新!看谁找得多!看谁说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 它在浓浓的香茶里 它在…… 它在…… 四、深入探讨 1、在与南国秋的比较中,侧重表现北国的秋程度深。作者详写平常之景而不是风景名胜,意在说明北国的秋范围广,这正是故都秋的特别之处! 2、从这些景物描写中你们能体会到郁达夫此时的心境吗? 3、那郁达夫为什么这么“寂寞、孤独、忧伤”啊? 4、总结“情景交融”在本文的体现。 ●结尾 从这些描写看,这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郁达夫先生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我们一起来品读文章最后一段!要读出那浓浓的秋味、读出绵绵的愁思、读出那深深的眷恋! 附 板书设计 冬天之美 乔治·桑 重庆市綦江中学 曾伦剑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 导入: 同学样,我们生活在轮回的四季里,如果按你们对春夏秋冬四季的喜爱程度给它们排序,你们最喜欢的是哪个季节? (如果把冬天放在最后:的确,冬天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了无生机的,可是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却慧眼独具,她发现了《冬天之美》) (如果把冬天放在首位,你与法国女作家乔治·桑英雄所见略同,都发现了《冬天之美》) 一、初读课文 1、在她笔下的冬天倒底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先一起齐读文章去看看。(学生读时书写标题) 2、你们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熟悉,如果给这个标题加个定语,应该加哪个词语? 乡村 3、文中最能直接反映作者对“乡村的冬天”的情感倾向的句子是哪句话 我从来热爱乡村的冬天 4、这句话中有两个词语需要读重音,你们看看是哪两个词语? (启发,重音往往放在修饰或限制作用的定语,状语上) 从来 乡村 5、它们各自强调了什么? 从来———热爱的时间之长 乡村———热爱的特定对象,不是哪里的冬天她都喜欢 6、作者为什么“从来热爱乡村的冬天”?请用第一段中现成的句子回答! (1)大自然在冬天邀请我们到火炉边去享受天伦之乐。 (2)正是在乡村才能领略这个季节罕见的明朗的阳光。 7、实际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但这是作者的概括性归纳,对“阳光”和“天伦之乐”的具体描写在?(第二段) 二、品读课文第二段 1、下面由老师范读文章第二段,同学们注意思考: 第二段中,哪些文字在写阳光?哪些文字在写天伦之乐? 2、老师范读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