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719034

1.4 区域经济联系(共2课时) 课件

日期:2025-11-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125542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区域经济,联系,2课时,课件
    (课件网)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高中地理必修Ш (湘教版) 1.4 区域经济联系 2月24日,东方卫视《这就是中国》,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 张维为 湖北是全球汽车零配件供应的关键区域,因为疫情全球汽车产业掀起了一场停产危机,从日产到韩国现代都因为中国供应的零部件短缺而受重创。中国iPhone工厂复工推迟的报道,使苹果市值跌掉270亿美元。德国近三分之一的企业遇到供货问题,连美国的药品供应也出现了危机。 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 三、产业转移 学习任务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 3、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组织有哪些? 1、什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相邻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彼此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协调成员国的社会经济政策,进而形成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劳务、技术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经济区域。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PEC )、东盟自由贸易协定( AFTA )、欧洲联盟( EU )、 欧洲自由贸易协定( EFTA )、欧洲经济区( EEA )、东亚经济论坛( EAEC )、 美加自由贸易协定( CUSF T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NAFTA ) 2、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类型有哪些? 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 一、当今世界的两大发展趋势 亚太经合组织 20国集团的成员包括: 八国集团成员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和澳大利亚、中国 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南非、阿根廷、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及发达国家韩国。。 G20 (二)、经济全球化 ⑴含义: 跨国公司、国际贸易 ①信息引领经济发展 ②技术表现为独立的商品形态 ③私人资本成为国际资本流动主力 ④国际经济体系面临重组 ⑤高素质人才无国界流动 ⑥各国之间依赖性增强 ⑦发展中国家改革与开放相互兼容 主要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管理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活动,包括生产资料、信息、资金、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性配置与重组。 ⑵形式: ⑶趋势: 二、区域经济联系的形式: 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协作 我国区域经济联系形式 资源的跨流域调配 产业转移 (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人才,资金,技术,管理 资源,能源,劳动力 1.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西部大开发可以缩小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据此回答(1)~(3)题。 (1)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是(  ) A.生态环境良好,草原广布 B.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比较方便 C.国境线长,邻国较多,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 D.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劳动力资源丰富 (2)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3)我国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地区的工业不受外部的影响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AD 三、资源跨区域调配 自 然 资 源 需求量和赋存量不匹配 地区分布不均 区域间不流动 适应区域发展 供给平衡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 北煤南运 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和供需矛盾是导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原因。 水资源: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鹤岗 鸡西 黑龙江 霍林河 东胜 石嘴山 内蒙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