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721967

人教版物理(中职)通用类 1.5 牛顿运动定律 教案(3课时(3份打包))

日期:2025-09-23 科目:物理 类型: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1628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物理,中职,通用,牛顿,运动
    《1.5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5节第3课时:“牛顿第三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牛顿第三定律,会运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求解有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由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到牛顿第三定律的得出,使学生体验知识源于生活,实验体现知识,领悟做好实验是学好物理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通过运用牛顿第三定律成功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困惑与问题,获得学习的愉悦感和成就感,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难点】   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教具准备】   两把同型号的弹簧秤、一辆玩具汽车、一块三合板、两块海绵、一对指南针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回顾复习初中所学内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现场感受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感受:用右手拍打左手,左手有什么感觉,右手又有什么感觉?   (2)交流评价:两只手都感到疼痛感,这说明,右手拍打左手时,右手对左手有力的作用,同时左手对右手也有力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发生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这一对力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   ◆合作探究———新课学习   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认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列举物体间力的作用实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比如放在水平桌面的书本,对桌面施加压力,桌面同时对书本施加支持力;磁铁吸引铁块的同时,铁块也吸引磁铁。如果我们把甲物体对乙物体的力称为作用力,则乙物体对甲物体的作用力称之为甲对乙的力的反作用力,反之亦然。   2.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间的关系   (1)演示1:将两块相同大小与形状的海绵相互挤压,两块海绵都发生了形变。   结论:弹力作用是相互的,A对B的弹力与B对A的弹力似乎是相等的,弹力是同时产生、变化、消失的。由弹力的方向可知,这一对弹力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演示2:一个指南针绕另一个指南针转动,总是异名磁极相对。   结论:磁力作用是相互的,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存在相互作用,A对B的磁力与B对A的磁力方向共线。   (3)演示3:三合板下放一些圆柱体,玩具小车放在三合板上向前运动,与之接触的三合板向后运动   结论: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对B的摩擦力与B对A的摩擦力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   (4)小结:大量的观察与实验表明,两个物体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相互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相互依存,同时存在(同时性)。   (5)问题讨论:在生活中你还能举出哪些物体间存在相互作用的例子呢?   如用脚踢足球、用橡皮擦纸上的字、划船、杯子落到地上、人走路、举重等(生活中所有涉及到力的现象都是相互的)。   3.交流评价:   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4.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   (1)实验探究   a.一小女生与一大男生手指相钩,女同学不动,男同学用力,感受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两弹簧秤相钩,男同学用力,测出不同的拉力及对应的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c.两弹簧秤相钩,女同学用力,测出不同的拉力及对应的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得出结论:   两同学手指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2)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辆汽车间相互牵拉式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图中的蓝色、红色图象分别是汽车拉对方的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图像可看出作用力多大,反作用力多大。即:辆汽车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