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721977

人教版物理(中职)通用类 3.1 分子动理论 教案

日期:2025-09-24 科目:物理 类型: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1165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物理,中职,通用,分子,理论
  • cover
《3.1 分子动理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第1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理解温度和气体压强的微观机制;了解分子力的作用特点,物质的扩散现象和分子大小。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类比法”对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类比;让学生感受宏观世界是由微观物质构成的,知道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宏观物理现象与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分析,对学生逐步形成渗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通过分子动理论的学习,体验微观世界的奇妙与微观与宏观的辩证统一关系;激发学生探索物质世界的兴趣;通过让学生运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有关的宏观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渗透“统计物理”的基本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教学难点】 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的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 烧杯、水、酒精、香水、铅柱、电子秤、小钢珠等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回顾初中所学内容 (1)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分子) (2)分子运动吗?若运动,怎样运动?那些事实可以证明分子的这种运动? (运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激烈。扩散现象。) (3)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力吗?是什么性质的力? (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斥力的大小都随分子间距的变化而变化。) 2.交流评价: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探讨与分子有关的知识———分子动理论及其运用。 ◆合作探究———新课学习 一、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1.分子大小的认识 (1)分子非常小:人类的肉眼根本看不到分子。 (2)物质内的分子数目非常大:人喝下的一口水中,有几百亿个水分子;直径1μm的小水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跟地球的上的人口数相当。 (3)分子形状各异:在电子显微镜下,人们看到的各种物质分子的形状不同。 (4)分子大小数量级: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则构成各种物质的分子球的直径不同,但差异不大,用米做单位表示分子直径,一般是几个10-10m。 (5)长度的又一单位———(埃)  1=10-10m 2.交流评价: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有些物质,比如金属,通常是由原子构成的,但原子具有分子一样的运动特性);构成宏观物质的分子数目非常巨大,描述分子数目的数量级是1023;分子非常微小,若把分子看成球形,则描述其大小的物理量———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m。 3.提出问题: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若是运动的,怎样运动? 二、热运动 1.举例说明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是运动的 (1)实验1:在讲台喷点香水,过会提问学生,为什么闻到香味?为什么有“墙里开花墙外香”之说? 分子的运动。分子的运动是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永不停息是说分子的运动是不会停止的;无规则是指所有分子的运动没有统一的方向和速度,单个分子也没有始终如一的速度和方向。 2.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隙 (1)实验2:50ml水与50ml酒精充分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 3.分子运动的事实依据———扩散 (1)认识扩散现象:两种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3)人类对分子运动认识的历史回顾———简述布朗运动 4.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1)实验3:将一滴红墨水分别滴入冷水、热水烧杯,观察两杯水变红的过程。 (2)联系生活事例:厨房炒菜,一会儿,被炒的菜就具有了咸味。腌制咸菜,要过好多天,菜才会具有咸味。 (3)评价交流: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激烈。所以把物质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 5.扩散现象的应用 利用扩散制造半导体元器件,织物染色等等。 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1.分子间具有引力 (1)实验4:铅柱吸引实验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