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第一章 运动与力 学生实验一 长度的测量 1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学会正确使用游标卡尺; 2. 练习有效数字的运算,初步掌握误差的计算; 3. 了解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 4. 知道物理中有效数字的意义。 能力目标 1. 通过对误差的学习,学会常见仪表的读数和误差分析方法; 2. 通过对有效数字的学习,能够较准确地读取实验数据并进行运算; 3. 通过实验,掌握用游标卡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情感目标 1. 通过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通过对物理实验的操作,培养团结协作的良好作风。 重点 游标卡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难点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 教具 多媒体展示系统、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功能动画演示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检查预习、引入课题 实验课前,教师应布置学生预习教材中“实验绪论”部分的内容,让学生弄清楚有效数字的意义,学会正确地利用常见的仪器、仪表进行实验数据的读取及运算的方法。 提问: (1)在实验中获得的某物理量测量值的平均值如何计算? (2)什么是绝对误差? (3)我们一般如何计算绝对误差? (4)什么是相对误差? (5)有效数字是由 数字和 数字组成的。 本节课我们将练习使用游标卡尺测量长度。 二、实验原理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系统讲解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及读数规则动画。 游标卡尺是一种测量长度的精密测量工具,它由主尺和游标尺两大部分组成,可测量物体的长度、深度、内径和外径。常用的游标卡尺有10分度、20分度和50分度三种,其工作原理都相同。我们实验室提供的是50分度的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的主尺是毫米刻度尺,其最小刻度为1 mm。游标尺上有50个小格,其总长为49 mm,所以每个小格的长度为0.98 mm。因此,主尺的最小刻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刻度之差为0.02 mm,这一差值就是游标卡尺的精度。 在对测量结果进行读数时,若所有的数值都用mm作单位,可将读数l分为两部分:整数部分l0和小数部分Δl。游标尺的0刻度线所对应的主尺上的读数就是测量值的整数部分;若游标卡尺上0刻度线后第n条刻度线与主尺上的某条刻度线对齐,则“n×精度”的值就是测量值的小数部分。用公式表示如下: 测量值 = 主尺上的整数部分 + 游标尺上的小数部分 l = l0 +Δl = l0 + n × 精度 注意事项: (1)使用前应该将游标卡尺的卡脚合拢,检查游标尺的0刻度线和主尺的0刻度线是否对齐。若对不齐,说明游标卡尺有零误差,应记下零误差,用以修正测量值; (2)推动游标尺时,用力要适当,夹紧物体后,不要在卡口中移动物体,以防卡口受损。 按照课前分好的实验小组坐好,准备动手实验。 三、实验步骤 (1)用游标卡尺在不同部位测量圆柱体的直径,测三次,将所测数据填到教材的实验表1-1中; (2)用游标卡尺从不同方位测量圆柱体的高度,测三次,将所测数据填到教材的实验表1-1中; (3)用游标卡尺在不同部位测量金属丝的直径,测三次,将所测数据填到教材的实验表1-1中。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利用教材的实验表1-1中给出的公式,分别计算圆柱体的直径、圆柱体的高度、金属丝的直径的平均值,并填到表格中。 利用教材中给出的公式,分别计算以上三个物理量的绝对误差。 再利用前面计算出的数据,计算三个物理量的相对误差。 如果相对误差大于5%,则需要重做实验;如果相对误差都小于5%,则继续完成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写到教材上。 五、演示实验 简单介绍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功能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展示螺旋测微器的图片或动画,讲解其结构和测量原理。 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它是物理实验和生产实践中常用的一种精密测量工具,用它测量长度时可以准确到 0.01 mm。 螺旋测微器的小砧和固定刻度固定在框架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