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725506

人教版物理(中职)通用类 4.5 安全用电 教案

日期:2025-09-23 科目:物理 类型: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384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物理,中职,通用,安全,用电
  • cover
《4.5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第5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体触电类型,知道触电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了解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能正确选择防范和扑救措施;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知道电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学会保护人身与设备安全,防止发生事故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触电及电气火灾的案例剖析,学会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电力使用不当的危害,树立遵守规则、趋利避害、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重点】  安全用电原则。  【教学难点】  人体触电原因剖析。  【教具准备】  视频及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现代文明与电力  (1)电力的广泛使用: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并以此为原理设计制造了第一台发电机,经法拉第及以后的科学家的不断改进,终于制造出了实用的发电机,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电力。电力的普遍使用,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建立起了以电气化为基础的现代文明,在现代社会,离开了电力,人类将寸步难行。  (2)电力的利与弊:电力是人类进入现代文明时代,这是电力的力。和任何事物一样,对电力使用不当,也会引发灾难和事故,伤及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如触电事故,电气火灾等。  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应该遵守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趋利避害。电力使用中的危害并不是必然的,只要我们尊重科学规律、遵守电力操作规范,电力使用中的灾害和事故时可以避免的。  2.人体对电流的生理反应  (1)流过人体的电流在1mA左右,人的感觉是轻微颤抖和轻微刺痛。  (2)流过人体的电流在10mA左右,人体触电以后能够自己摆脱。  (3)流过人体的电流超过100mA,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人的生命。  3.触电时流过人体电流的决定因素  (1)由欧姆定律可知,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电压的大小,二是人体电阻。  (2)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比较大,但如果电压很高,流过人体的电流会很大;如果电压不是太高,但由于人体皮肤损伤、出汗、潮湿等,会造成人体电阻变小,照样会使流过人体的电流较大。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电阻为10~100KΩ,当皮肤角质有损伤,皮肤处于潮湿或带有导电性粉尘时,人的电阻就会下降到1KΩ以下(人体体内电阻约在500Ω左右),人体触及带电体的面积愈大,接触愈紧密,则电阻愈小,危险程度也增加。  (3)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愈长,造成电击伤害的危险程度就愈大。人的心脏每收缩扩张一次约有0.1S的间隙,这0.1S的间隙期对电流特别敏感,通电时间愈长,则必然与心脏最敏感的间隙重合而引起电击;通电时间愈长,人体电阻因紧张出汗等因素而降低电阻,导致通过人体的电流进一步增加,可引起电击。  4.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机理  电流通过心脏会引起心室颤动或使心脏停止跳动,造成血液循环中断,导致死亡。电流通过中枢神经或有关部位均可导致死亡。电流通过脊髓,会使人截瘫。一般从左手到前胸是最危险的途径;从手到脚,从左手到右手都是很危险的电流途径;从脚到脚的途径虽然伤害程度较轻,但在摔倒后,能够造成电流通过全身的严重情况。   5.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流过任何导体都会发热,引起温度升高,温度超过物体的燃点,会引燃物体。  ◆合作探究———新课学习  一、人体触电的类型  1.学生自学课本内容,思考问题  (1)触电分为几种类型?  (2)怎样避免触电事故?  2.解释“相”:  从变压器到用户的输电线有四根,其中一根叫中性线(零线)它与大地之间的电压是0,另外三根线是相线,每两根相线间的电压是380V,每一根相线和零线间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