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基础层次(A层次)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运动的分类,掌握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掌握加速度的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掌握并能直接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和“速度———位移公式”。 4、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及条件。 5、能直接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学习过程: 任务1:匀变速直线运动 1、运动的分类: 人们把速度不断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_____。 2、匀变速直线运动: 上面两组运动都是变速直线运动(即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在不断的变化),它们的区别是: 在上图中,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都相等,这种运动叫做_____。 在下图中,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非_____。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分类 上面两组运动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都相等),它们的区别是: 在上图中,速度是均匀增加的,这种运动称为_____。 在下图中,速度是均匀减小的,这种运动称为_____。 任务2:加速度 1、普通火车和小汽车的正常行驶速度大体相同,都是120Km/h左右,但是火车从静止到120Km/h大约需要10分钟左右,而小汽车从静止到120Km/h只需10秒左右。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汽车‘提速’比火车快”。 这里的“提速快”是指( ) A、物体运动得快 B、物体的速度变化快 2、为了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人们引入了_____的概念。速度的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_____。 3、加速度的公式是_____,其中叫做_____,叫做_____。加速的单位是_____。 4、仿照课本P19的例子,分别求普通火车和小汽车的加速度。 任务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1、如果已知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加速度a和时间t,可以通过公式_____求。(看懂P20例2) 2、如果已知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加速度a和时间t,可以通过公式_____求位移s。(看懂P20例3) 3、如果已知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加速度a和末速度,可以通过公式_____求位移s。 任务4:自由落体运动 1、两个不同质量的铅球从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同时下落,则( ) A、质量大的铅球先落地 B、质量小的铅球先落地 C、两铅球同时落地 2、物体只在_____作用下从_____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____的_____直线运动,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_____,通常用____来表示。g的大小通常取_____m/s2,粗略计算时,g取作_____ m/s2。 3、自由落体运动的三个公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三、检测反馈 1、变速直线运动可分为_____直线运动和_____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又可分为_____直线运动和_____直线运动两种。 2、汽车用2S的时间,把速度由2m/s增大到6m/s,求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 3、一辆汽车原来的速度是18km/h,后来以0.2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求加速40s时汽车速度的大小。 4、一辆汽车原来的速度是18km/h,后来以0.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求加速40s时汽车位移的大小。 5、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第一个电线杆时的速度为5m/s,通过第二个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0m/s,汽车的加速度为0.5m/s2,求两电线杆之间的距离。 6、一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经4s后物体落地。求:(1)落地时的速度;(2)运动前物体离地面的高度。 7、跳水运动员由静止开始从10m跳台上跳下,求运动员入水时的速度。 应用层次(B层次) 一、学习目标 (在A层次的基础上增加) 1、了解速度时间图像。 2、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 3、能通过公式的变换进行匀变速直线运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