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731394

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件(共29页PPT)

日期:2025-05-2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49979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地理环境,区域,发展,影响,课件,29页
  • cover
(课件网) 东辣西酸 南甜北咸 南北方地区的差异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了解区域的含义、特征; 2.理解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重点) 3.结合实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产方式的影响(难点) 什么是区域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什么是区域 1.区域的含义 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划分依据:降水量 划分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 2.区域的特征 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区域与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东北平原 东北地区 属于 包括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属于 包括 江汉平原 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长江三角洲平原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差异 生产、生活特点的差异 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差异 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水源、土壤、资源等 人文条件: 文化、交通、工业、农业、饮食、建筑等 思考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 思考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长江三角洲纬度较低,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年平均气温高;松嫩平原纬度较高,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年平均气温低。 思考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 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是由南向北递减; 主要是受季风影响较大,降水丰富,而北部有所减少。 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是由东向西递减; 主要是距海越来越远。 思考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 长江三角洲因河网密度大,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不利于及机械化的推广。 松嫩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小,导致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对机械化耕作有利。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的差异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地理环境差异 ①都是平原地区,都属于Ⅱ级平原 位于北纬30°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 位于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温带季风气候,虽然也是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强,降水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短。 肥沃的水稻土,耕地多为水田 ,较为分散,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 肥沃的黑土,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口较少,人均耕地多 矿产资源贫乏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共性 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 土地条件 矿产条件 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农业 类型 农作物 熟制 商业贸易 工业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人文(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 水田耕作业、水产业 旱地耕作业、畜牧业 水稻(主)、油菜、棉花等 玉米、春小麦、大豆等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交通便利,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 地处内陆,对内外联系不便,商业贸易不发达 依托农业发展轻工业,从国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化工业基地 了解该区域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等) 分析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包括交通、科技、人口、城市、建筑、工农商业等) 确定该地区的发展方向和水平。 由环境保护部门和中科院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