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745907

2.4 少数民族民歌 教案

日期:2024-12-28 科目:音乐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231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少数民族,民歌,教案
  • cover
高中音乐鉴赏 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少数民族民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辽阔的草原》是一首流传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的蒙古族“长调”歌曲。这首歌的歌词表现了蒙古族年轻牧民对爱情生活的珍视和追求。歌词采用了边比喻、边点题抒情的方法,也就是先借喻草原中的种种自然状况,而后表现自己对爱情生活不够一帆风顺的惆怅不安心情,并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这首歌采用了上下句单乐段的结构形式,上下句之间形成一种并置、对比、呼应的关系。从节奏上看,他具有自由、舒缓、漫长的特点;从旋律上看,它开阔悠长、绵延起伏、富于装饰。给人以气息宽广、颇具草原特色的印象。 二、《宗巴朗松》是流传在西藏的一种传统歌舞———囊玛中的一首歌曲。歌词从表面上看是在写景、写实,但其深层内容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人需要用高尚的道德修养来充实、提高自己,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会有更多的朋友和他接近。 《宗巴朗松》的音乐由引子和歌曲两部分组成。引子给人以平稳中带有律动感的印象。歌曲有旋律典雅优美、细腻抒情,不时有转调的现象表现出来。演唱歌曲时,演唱者常伴有礼让、鞠躬之类的简单动作。 三、《蝉之歌》是侗族大歌的经典代表曲目,是一种无指挥、无伴奏的合唱歌曲。其声音或热烈浓厚、或清脆亮丽、或悠扬柔美,各具特色且能完美和谐的相互融合。 《蝉之歌》属于民间之声复调音乐的范畴,一领众和的演唱使得歌声协和明亮、音色多变,十分动听。歌曲中既有自由的散板,也有紧促的让人分不清歌词字数的密集节奏,散紧结合是侗族大歌语言节奏的重要特点,在音乐形象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聆听蒙古族、藏族、侗族的三首少数民族传统歌曲,从曲调、节奏、节拍、作品结构、语言腔调等方面感受到“长调”、“囊玛”、“侗族大歌”等少数民族民歌体彩的独特艺术特征和民族风格,进而达到审美体验目标。 艺术体验: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民歌的聆听和感受认识和感受,以及对其音乐文化的探究了解,能在参与实践表现的过程中,学会少数民族传统民歌中的典型音调、节奏和独特的歌舞形式。 文化理解:通过对少数民族民歌与人们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经济形态、文化传统、语言等因素的了解学习,知道他们之间的紧密关系,理解形成其民族风格的重要原因,懂得少数民族民歌的艺术价值和魅力,并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少数民族民歌体裁“长调”、“囊玛”、“侗族大歌”的民族风格。 【教学难点】感受和体验囊玛音乐的歌舞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他们能歌善舞,各具韵味。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少数民族,体会和感受他们优秀而独特的音乐。 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你们知道图片所描绘的是哪一个民族的风景或者风俗吗? 展示图片 有大草原、有蒙古包、还有能歌善舞的蒙古人。是的,这是蒙古族。 蒙古族又称“马背上的民族”是一个质朴豪爽的民族,草原民族开阔的胸襟在他们身上一览无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蒙古族民歌。请同学们欣赏音乐,边听边思考:这首歌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有什么特点? (实践:请同学们在听音乐的过程中用右手跟随音乐的节奏慢慢划旋律线) 播放音乐《辽阔的草原》 请同学们互相讨论 歌曲非常抒情,旋律舒缓。这是一首爱情体裁的民歌,表达了蒙古族人对爱情的憧憬和向往。歌中用生动的比喻和含蓄的语气歌颂了草原上的姑娘。 那这首歌有什么特点呢? 歌曲一字多音,句幅宽大,字少腔多,一小节到底,所以我们听起来感觉非常辽阔,非常宽广。旋律只有一段,属于一段体,曲式结构非常简单。落音在“6”上,采用的是民族五声调式中的羽调式。 出示歌谱图片 1955年,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