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745912

11.21 峥嵘岁月 教案

日期:2025-05-02 科目:音乐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221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11.21,峥嵘岁月,教案
  • cover
高一《峥嵘岁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峥嵘岁月》是人民音乐-出卷网-高中下册第十一单元光荣与梦想的欣赏作品,这两首作品题材、体裁各不相同,《忆秦娥 娄山关》属于艺术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属于具有民歌风格的改编曲,《忆秦娥 娄山关》作于1935年。1935年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转回贵州攻打黔军,抢占娄山关,歼敌两个师,取得长征途中的第一大胜利。《忆秦娥 娄山关》音乐为A大调,重音、三连音、附点节奏、同音反复手法的运用,不断地变化力度,使音乐情绪静谧不失激昂,坚定不失悠扬。《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改编于1972年,是一首以陕甘民歌为表现形式,颂扬红色政权的歌曲,此歌曲由陕北民歌《信天游》和陇东民歌《揽工调》改编而成。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在之前接触了艺术歌曲和地方民歌,对歌曲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高一年级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基本夯实了聆听音乐的基础和能力,能够在音乐实践活中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深厚情感与思想内涵。为了激发他们爱党、爱国之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理解音乐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两首歌曲分别代表长征途中和长征胜利。通过本次学习,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并对我国当代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内容的音乐创作情况有些基本了解。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忆秦娥 娄山关》《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和社会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感受音乐的情绪和情感,认识和理解音乐要素表达音乐情感和思想内涵、在塑造音乐形象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体验音乐语言所带来的感受。 过程和方法:通过聆听法欣赏《忆秦娥 娄山关》《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作品片段,用体验感知的方式总结两首歌曲的特点,通过欣赏法、分析法、对比聆听法来分析作品内涵,了解音乐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音乐的情绪和情感,认识和理解音乐要素表达音乐情感和思想内涵、在塑造音乐形象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体验音乐语言所带来的感受。 难点:通过学习《忆秦娥 娄山关》《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和社会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准备 PPT 微课 教学内容 [课程导入] 师:邀请学生欣赏作品《忆秦娥 娄山关》上阕,说一说这首歌曲给同学带来一种什么感觉? 老师播放《忆秦娥 娄山关》,和学生一起欣赏视频,带着问题欣赏视频。 设计意图:直接导入《忆秦娥 娄山关》,让学生通过音频对歌曲有大概的了解,也为介绍《忆秦娥 娄山关》做好铺垫,并对后面分析《忆秦娥 娄山关》起一定的帮助。 回顾音频所见,师生总结作品中歌曲特点: 1.毛泽东诗词《忆秦娥 娄山关》 2.歌曲创作于1935年,取得长征途中的一大胜利 3.音乐情绪静谧、激昂、坚定、悠扬 [新课学习] 师:旋律有什么特点?结构是什么?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请同学思考,给同学正确的答案———从音乐要素进行分析,并在接下来的内容里介绍歌曲结构,通过分句聆听重点介绍旋律特点、结构、音乐形象 播放音乐《《忆秦娥 娄山关》,邀请同学带着问题一同欣赏音乐。 师:前奏有什么特点呢? 1.分析、聆听:全曲的概括,长短,强弱错落有致的音调、三连音的号角声与连续附点马蹄声阵阵响起,一下子把我们的听觉引入紧张的战斗场景之中(PPT标注关键词:三连音、连续附点)。 2分析、聆听:引导学生观看谱例+聆听3个音乐片段,分别体验重音、同音反复、音乐不断地变化力度以及它们的作用。 师:《忆秦娥 娄山关》的结构分为上阕(写景)+下阕(抒情),重点介绍上阕。1.上阕通过写景的方式描述了风吹声、马啼声、雁叫声、喇叭声四种声音,长空、浓霜、霜晨月三种场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