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认知原子核的结构,懂得质量数、核电荷数和AZ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涵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氢元素核素等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通过“化学与技术———放射性同位素与医疗”,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中所起的作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 2.难点:核素、同位素、元素及同素异形体的区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讲授和引导为主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的知识,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什么? 【讲授】原子是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那么原子是不是物质组成的最小微粒呢?事实上原子并不是最小微粒,它也有自身的内部结构。而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都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一下关于原子结构的问题。【板书】第一节原子结构 【讲授】下面我们先来看一段实验 【多媒体显示】flash播放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 1.卢瑟福实验示意图 2.实验结果示意图 【提问】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原因是什么?2.为什么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3.极少数的α粒子几乎象是被金箔弹了回来,原因是什么? 【归纳、小结】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理论认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位于原子的中心;带负电荷的电子在原子核周围的空间做高速运动。 我们已经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那么,原子核的内部结构又是怎样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的运动状态又是怎样的呢 【板书】一、原子核核素 1.原子核的构成 【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材表格下的三个问题。 【板书】(引导学生小结) a.数量关系: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b、电性关系: 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c、质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迁移与应用】 1.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用3717Cl符号表示某种原子,请你谈谈图中符号和数字的含义。 2.某二价阳离子含有10个电子,12个中子,求质量数。 3.元素R的一个原子,质量数为a,其阴离子Rn-有b个电子,求中子数。 【讲授】 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的。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那么,中子数是否也相同呢 同学们看教材第四页的图片,思考一下这三个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吗? 【板书】2.核素 核素:人们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讲授】 同位素一般分为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最常见的应用是作为放射源和进行同位素示踪。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同位素的应用。 【大屏幕展示】 化学与技术 放射性同位素与医疗 放射性同位素用于疾病的诊断: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药物进入人体后,医务人员可以利用标记药物的放射性,借助有关仪器从体外观察脏器功能和生化过程的变化,因此放射性同位素广泛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例如,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诊断可比用X光法早3-6月发现骨癌转移。 放射性同位素用于疾病的治疗:放射性同位素能放射出射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