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294763

1.1 原子结构(课件)-【中职专用】高中化学(高教版2021通用类)

日期:2024-06-25 科目:化学 类型: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103468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中,通用,2021,高教,化学,专用
  • cover
(课件网) 化 学 通用类 主题一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1.1 原子结构 主题一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1.1 原子结构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原子的结构、组成,结合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掌握原子的构成, 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现象观察与规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通过发现核外电子排列规律,掌握 1~20 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明确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种类的联系,深化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观念,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现象观察与规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3.通过了解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历史,体会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畏失败的科学精神;通过了解同位素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化学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中的巨大推动作用,发展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情境与问题 铜 氯化钠 水 情境与问题 1.观看图片,想一想构成氯化钠、铜和水的基本微粒是什么?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 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铜由铜原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离子、原子、分子。 2.这三种微粒之间有何联系? 分子由原子构成,离子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 【总结】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 一.原子的构成 道尔顿模型 (1803) 实心球 汤姆逊模型 (1904) 葡萄干 面包式 卢瑟福模型 (1911) 核式模型 玻尔模型 (1913) 轨道式 电子云模型 (1926) 概率说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微粒 质量/kg 相对质量 电性和电量/C 质子 1.673×10-27 1.007 +1.602×10-19 中子 1.675×10-27 1.008 0 电子 9.109×10-31 1/1836 -1.602×10-19 2.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数目和叫做质量数。 一.原子的构成 3.构成原子或离子的微粒间的数量关系 一.原子的构成 ①原子中:质子数(Z)=核电荷数= =原子序数。 ②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③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所带电荷数。 如Mg2+的核外电子数是10。 ④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所带电荷数。 如Cl-的核外电子数是18。 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阴离子 3.构成原子或离子的微粒间的数量关系 一.原子的构成 ①原子中:质子数(Z)=核电荷数= =原子序数。 ②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核外电子数 质子 Z 个 原子核 中子 (A-Z)个 原子( ) 核外电子 Z 个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在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 ,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 ,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也称作 (如右图)。电子总是先从 层排起,这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低 高 电子层 内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电子层(n) 1 2 3 4 5 6 7 电子层符号 各电子层能量 K L M N O P Q 电子层数越小,能量越低;电子层数越大,能量越高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核电荷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K L M N 1 氢 H 1 2 氦 He 2 3 锂 Li 2 1 4 铍 Be 2 2 5 硼 B 2 3 6 碳 C 2 4 7 氮 N 2 5 8 氧 O 2 6 9 氟 F 2 7 10 氖 Ne 2 8 核电荷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K L M N 11 钠 Na 2 8 1 12 镁 Mg 2 8 2 13 铝 Al 2 8 3 14 硅 Si 2 8 4 15 磷 P 2 8 5 16 硫 S 2 8 6 17 氯 Cl 2 8 7 18 氩 Ar 2 8 8 表1-1-3 核电荷数 1 ~ 18 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元素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K L M N O P 2He(氦) 2 10Ne(氖) 2 8 18Ar(氩) 2 8 8 36Kr(氪) 2 8 18 8 54Xe(氙) 2 8 18 18 8 86Rn(氡) 2 8 18 32 18 8 表1-1-4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