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761868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秘笈及知识点

日期:2024-06-1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40次 大小:3460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
  • cover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秘笈 考什么 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学科素养 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分析题 材料题 简答题 怎么答 组织答案 1.应考重点(社会热点+知识点);2.答题方法(知识点:嫁接+组合)。 3.【建议类】提建议,谈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找准问题涉及的各相关责任方。 (2)从理论(提高……意识,树立……观念等)和行动(坚持……,贯彻……,积极参与……)两方面回答。如果问题已经规定了从行动上回答,就不要回答理论上的。 解题策略 1.认真审题,逐字逐句看清楚,提取一切有用信息,挖掘一切隐含条件,排除干扰信息,问什么答什么,避免答非所问,确保答题的大方向不能错。 2.明确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范围,缩小答题包围圈,提高答题的精准性。要先确定题目考查的是哪个单元、哪个知识板块(考点),然后考虑属于该知识板块(考点)内的哪一方面的内容,再具体到哪一个知识点。 3.排除固有思维定势的影响,越是似曾相识的题目,越要小心。不能简单地用已做过的类似题目的思维解答。 4.多角度思考问题,确保答题的完整性。审题时要注意设问的关键词,如要求用法律常识解答,其中“法律”两个字就是一个关键词;又如谈认识类的题型,则应从原因———实质———危害———解决对策等角度全面思考。 5.梳理答题要点,分点分段做答,提高叙述的简洁性。既节约了时间又有利于阅卷者尽快发现答案的采分点。再联系材料适当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对正确性把握不高的内容尽量少写,最好放在后面写,以免影响原本正确的那部分内容得分。 6.正确选用学科语言作答,提高用词的科学性、规范性,尽量使用书本上的基本概念、原理答题。 7.根据分值,一般来说,一点2分(也可能1分),如果要求2点,那么须答3点,尽量答主干知识,关键知识点。 整册教材单元内容分析: 单元名称 关键词 主题/核心内容 学科素养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社会 亲社会行为 公共参与、科学精神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规则 遵德守法 公共参与、法治意识 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 责任 学会担当 公共参与 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 国家 心系家国 政治认同、公共参与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考点一:社会生活 签名 1、我们通过哪些方式感受社会生活 P3<是什么?> ①走进农村,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 ②来到工厂,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素地工作; ③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 ④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 ⑤观看升旗仪式,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2、感受社会生活有何意义?社会生活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 (或:置身社会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 ①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②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③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考点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签名 Δ3、[综合]个人与社会的联系 /为什么说个人离不开社会 /怎样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P4-7<是什么?> ①Δ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P4 ②Δ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③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④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Δ4、有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分为哪几种不同的类型? P5<是什么?> ①血缘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②地缘关系(如同乡、邻居) ③业缘关系(如同学、同事) 5、什么是社会化?<是什么?> 是指一个人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