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777910

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学案(5份打包)湘教版必修3

日期:2025-11-1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2次 大小:39214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1,必修,教版,打包,5份,学案
    第二节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素养目标 思维脉图 1.能够通过遥感影像图,分析预测台风、火灾等灾害的影响区域。(区域认知)2.掌控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能综合分析理解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综合思维)3.通过关注遥感技术在地理科学中的应用,思考和理解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对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影响。(人地协调观)4.结合实例,理解遥感在资源普査、环境灾害监测中的作用。(地理实践力)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一、遥感技术 1.概念: 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2.工作原理: 不同物体对电磁波发射、反射和吸收的特性不同。 3.优点: ①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 ②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 ③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 4.遥感技术系统: 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 5.遥感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遥感有很多类型,判断下列有关遥感类型的正误。 ①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 (√) ②人类目前常用的遥感平台有飞机、气球、卫星、火箭。 (×) ③按遥感平台的高度分类,国际空间站属于航天遥感。 (√) ④近地遥感比例尺最小,覆盖率最大,画面最清晰。 (×) 【思考】   遥感技术要借助飞机、飞船、卫星等运载工具,运载工具的运行高度会对遥感结果产生哪些影响 提示:传感器运载工具的飞行高度对遥感探测的范围、速度、周期、分辨率等影响很大。一般来说,运载工具飞得越高,探测的范围越大,获得资料的速度越快,周期越短,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 二、遥感与资源普查 1.重要应用领域:勘探矿产资源,调查生物资源和水资源。 2.具体应用 三、遥感与环境灾害检测 1.意义: (1)为社会信息化提供高分辨率的信息资源。 (2)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与交往方式。 (3)提高对周围生活环境与灾害的认识。 2.洪涝灾害监测:遥感技术具有实时、准确的特征,为抗洪救灾与减灾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3.遥感卫星的科学实验功能:一方面为农作物进行空间育种,另一方面进行多种微生物菌种实验。 【思考】   如何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环境监测 提示:根据地物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反射率,可以利用遥感判断水污染和大气污染。 关键能力·合作学习 能力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1.遥感的关键装置———传感器: 2.遥感技术的工作流程: 如图所示: 3.遥感应用: (1)遥感与资源普查。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意义 勘探矿产资源 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借助遥感技术较容易“发现”矿产的存在 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大大缩短探矿时间 调查生物资源 通过遥感图像解译或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 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部门提供服务 调查水资源 遥感在流域和水资源、农业节水灌溉以及水质监测和预警、水土保持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产生很大影响 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有限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提供信息支撑 (2)遥感与环境灾害监测。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意义 环境监测 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 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灾害监测 旱情、洪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有利于防灾减灾 (3)遥感与农业。   (2018·江苏高考)2018年4月19日,在突尼斯召开的“一带一路”遥感考古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突尼斯中南部发现的10处古罗马时期遗存,这一发现揭示了当时的军事防御系统与农业灌溉系统布局。下图为“突尼斯境内古罗马遗址遥感考古影像图”。读图回答(1)、(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