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末复习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在君位继承方面,商朝曾经实行过兄终弟及;西周则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秦汉以来,在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基本原则下,选择“贤能”的皇子而非嫡长子继承皇位的现象逐渐增加。上述变化( ) A.受民本思想影响 B.主要着眼于政权稳固 C.强化皇权的需要 D.践行了选贤任能主张 2. 表1 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伐邽、冀戎,初县之 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 惠文王十三年(公元前312年),又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 (嬴)政代立为秦王……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 上表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郡县制完全取代了分封制 B.郡县制在秦国已占主导地位 C.商鞅变法普遍推行郡县制 D.秦始皇统一后采用郡县制度 3.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叔孙通为刘邦制定了皇帝执位的礼仪。公元前200年首次朝会,按叔孙通制定的礼仪进行,刘邦前呼后拥而出,群臣震恐肃敬,不敢仰视,更不敢喧哗。刘邦很高兴,说今天我才体会到做皇帝的尊贵。这反映出,叔孙通制定礼仪的出发点是( ) A.继承秦朝的皇帝制度 B.稳固封建等级秩序 C.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 D.加强中枢机构权力 4.《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务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这表明当时政治思想的特点是( ) A.体现原始民主传统 B.崇尚君民平等共治 C.追求家国一体格局 D.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5.雅典城邦戏剧开演前,为国牺牲公民的子女被请上舞台,城邦事务发言人会当众宣布他们可以在成年以前得到城邦抚恤金,然后这些遗孤又被请到剧场里的荣誉座席。有时雅典公民还能看到在舞台中央展示的同盟各邦上缴的贡赋。这些做法旨在( ) A.保障各个阶层的权利 B.促进人文思想的传播 C.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 D.增强城邦内部凝聚力 6.中国共产党某一时期的规定提到:“共产党员必须倾听党外人士的意见,给别人以说话的机会。别人说得对的,我们应该欢迎,并要跟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说得不对,也应该让别人说完。”毛泽东也曾说过,要教育引导在政权中工作的党员“克服他们不愿和不惯同党外人士合作的狭隘性,提倡民主作风,遇事先和党外人士商量,取得多数同意”。根据材料判断,该时期是(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7.1907年,清政府规定,企业创办人集股5000万元以上,授予商部头等顾问,头品顶戴,其子孙世袭商部四等顾问,三代而止,即使仅仅集股50万元的商人,也可以获准授予五等议员加七品顶戴。这( ) A.加剧了官场的腐败 B.有利于工商业发展 C.促使社会实现平等 D.推动新政成功开展 8.洪武十五年(1382年),罢谏官,设六科给事中,以监察六部。都察院名义上是最高监察机构,但管不了六科,六科“俱系近侍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如果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的监察御史有不同意见,可以“上疏互驳,皆控御前”,由皇帝做裁决。这说明( ) ①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负责监察官吏 ②明太祖掌握监察意见的最终处决权 ③都察院和六科分割丞相的监察权力 ④六科是都察院的分支机构和派出机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1851年,英国常任文官人数为4万人,1901年达11.6万。而到1968年,文官人数已高达76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在战后的增长更为迅速,在环境事务部等部门已占全部文官的52%—60%。这种变化表明英国( ) A.文官制度的成熟完善 B.冗官的问题日益突出 C.君主立宪存在严重弊端 D.政府社会干预职能扩张 10.1905年,清廷宣布废除科举制。令人惊讶的是,废除这样一种关联无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