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789570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飞 呀 飞 人音版 (五线谱)

日期:2025-09-17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291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音版,五线谱
  • cover
第 3课 飞 呀 飞 教学目标: 一、本课以 "飞呀飞"为主题,选取了小提琴曲 《蜜蜂》和钢琴曲 《蝴蝶》以及两首学生喜爱的歌曲 《小蜜蜂》和 《一对好朋友》。通过聆听和演唱美妙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中蜜蜂和蝴蝶 "飞呀飞"的形象,并引到理解音乐旋律线条的体验中。用生活经验辅助音乐经验的积累,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体验和感受旋律美的能力。 二、"知识与技能"围绕认识节奏而设计。编者借助生活中的走和跑,运用已有的知识,用人形图谱一个 "走" 对应逐渐过渡到一个 "快 跑 快 跑"对应 《一对好朋友》的学唱中,去发现、认识、表现和掌握,学生进入三年级学习十六分音符的概念打下基础。一个 "跑 跑" 对应,并在歌曲的节奏。 三、"编创与活动"的内容,除了针对音乐作品的学唱聆听和 "知识与技能"的认知进行设计外,还侧重在 "听、划、找、唱、创"等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对旋律高低的听辨能力与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一、能用手势随小提琴曲 《蜜蜂》的音乐划一划旋律的走向,完成钢琴曲 《蝴蝶》的旋律编创。 二、能用活泼、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小蜜蜂》和 《一对好朋友》,背唱歌曲 《一对好朋友》。 三、能准确听辨和读拍带有创练习和歌表演。节奏的练习,并按教师的要求做编 教学过程: 一、聆听 小提琴独奏 《蜜蜂》 1?完整地聆听全曲。听赏前可不揭示课题,让学生通过对音乐形象的感知,自由想象,说出乐曲表现的是哪一种动物。不做讨论。 2?复听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做动作,或边听音乐边用手指随老师划一划,进一步体验旋律的特点,待学生能说出是 "飞"的动物后,再揭示曲名。 3?再次聆听音乐,关注乐曲的速度以及小提琴的音色特点。 4?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学着蜜蜂飞舞的样子随音乐的起伏飞一飞。 二、聆听 钢琴曲 《蝴蝶》 1?完整地聆听钢琴曲。该乐曲乐句起伏较清晰,学生可随教师张开双臂模仿蝴蝶翩翩起舞来感受音乐。 2?复听时让学生用手指在课本上画线条,画出自己听到的蝴蝶飞舞的路线。 3?对比聆听小提琴演奏的 《蜜蜂》,教师可引导学生议一议,钢琴表现的蝴蝶形象和小提琴表现的蜜蜂形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通过比较和反复聆听,教师给予归纳:虽两首乐曲在音色和速度上不同,但两首乐曲都以优美流动的旋律刻画了蜜蜂和蝴蝶 "飞舞"的形象。 三、演唱 歌曲 《小蜜蜂》 1?完整地、多遍地聆听歌曲。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记忆歌曲的旋律。 2?有表情地模唱歌曲旋律,找找歌曲中相同的旋律。 3?用听唱法学会歌曲,指导学生清楚地咬字、吐字,唱好一字一音,尤其在八分音符处的每个字都要唱清楚。还要注意全曲的速度统一,避免起速快,尤其到八分音符处要控制好歌曲的速度。 4?歌曲学会后,有感情地边唱边表演。再跟着老师用唱名唱一唱歌曲的旋律。 四、演唱 歌曲 《一对好朋友》 1?用听唱法学唱歌曲。从整体感受音乐入手,体验歌曲情绪。 2?多遍聆听歌曲,参与拍节奏、读儿歌等音乐活动,逐渐记忆歌曲旋律。 3?跟琴模唱,引导学生用活泼、跳跃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避免喊唱。 4?启发学生分角色演唱,并自编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歌曲,可制作道具配合表演。 5?按照歌曲下方的活动提示,可在衬词处加入三角铁和双响筒的伴奏。 (具体做法参考"编创与活动"内容的伴奏方法) 五、知识与技能 从人形图谱 "走"和 "跑 跑"的动作中,感知 " "的时值与以往学习的 二 分 音 符、四 分 音 符、八 分 音 符 的 联系能从图谱上懂 一个"走"和 "跑"的时长概念。并能用念、拍和律动等形式,准确表现出 " 六、编创与活动 1?针对 "知识与技能"节奏的认识和掌握,本课 "编创与活动"中设计了自由组合节奏卡片,引导学生随意自由组合以下的卡片,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