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3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基础知识篇)-期末冲刺丨2021高中政治期末专题复习资料(人教版)(必修3) 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基础篇) 一、单项选择题 1.“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起,伴随着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材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缔造者与建设者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奋进的精神支柱 ③红船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整体风貌与精神追求 ④红船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断进不断前进的初心和使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2019年9月投入使用的普通高中语文部编教材,从古风、民歌、绝句、律诗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魏晋辞赋到唐宋明清古文,从文肓小说到白话小说,均有呈现。该教材共选人古代诗文67篇(首),占全部选文数(136篇/首)的49。3%。可见,部编语文教材的使用 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②发挥了教育传递、沟通和共享文化的功能 ③凸显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④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为留住乡愁,让乡村更美好,一些地区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性传统伦理文化资源,并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乡村伦理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发展从中可以以识到 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③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④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4.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的作品承袭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糅合历史与文化,脍炙人口,读之者无不为中华文化之精、山川之美而心驰神往。这反映了中华文化 ①一脉相承,薪火相传 ②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③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面对渐行渐远的中国传统书法,教育部公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让更多的孩子们用毛笔书写美丽的汉字。这是因为( ) A.汉字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 B.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C.汉字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D.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 6.血与火的考验、生与死的抗争、光明与黑暗的较量锻造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抗战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关系是 ①抗战精神具有时代性,民族精神具有民族性 ②抗战精神改变了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③抗战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抗战中的突出体现 ④抗战精神为民族精神增添了特定时代内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11月13日,在法国举办的“汉字之美”文化研讨活动,对汉字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促进了各国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也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这是因为汉字 ①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③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④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8.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指出,中非文明各具特点,要促进中非文明交融共存、交流互鉴,携手打造文化共兴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A.中非文化都具有包容性 B.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C.中非文化在交流中相互认同 D.不同意识形态相融合才能促进文化繁荣 9.“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诞生于30多年前,一直受到人们的深深喜爱。她唱出了无数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深厚情感,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深深祝福,听着这首歌曲长大的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怀抱着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走向了建设祖国的各个岗位。这表明 ①爱国主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②文化能够直接转化为巨大物质力量 ③优秀文化具有凝聚和激励的功能 ④优秀文化具有亘古不变的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