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833599

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 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4-06-20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136132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七,尊重,自由,平等,课件,22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八年级 道德与法治 温故知新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宪法的核心内容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的核心价值是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 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宪法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为国家根本制度,其实质就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根本的活动准则。 宪法 公民 人民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一、自由平等的真谛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的无限向往。我们渴望充分自由地行动,渴望摆脱束缚和限制,渴望按照我们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的生活。 生命健康权 3月15日,一澳籍女子返京拒隔离。梁某某返京第二天未戴口罩在小区内跑步,社区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发现后进行劝阻,但该人情绪激动,拒不配合。其行为在网上曝光后,瞬间引发众怒。 该女子拒不接受隔离的行为违反了《传染病防治法》;被发现后无理取闹,属于妨害公务的违法行为。3月18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决定依法注销其工作类居留许可、限期离境。 1.自由的价值: 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2.自由的特点: 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一)无法治不自由 风筝一心想要挣脱线的束缚,却一头栽了下来,再也“无力回天”。 3.自由的内涵: 主要是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4.法治与自由的关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碰触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孙某和某公司利用网络发布侵害某死者名誉的言论,这些言论在公众网络平台快速传播,给死者的家属造成严重的精神伤害。死者家属将孙某和该公司诉至法院。法院判决被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死者家属精神损害抚慰金。 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世界,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另一方面,法治 (二)法眼看平等 1.平等的重要性:它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2.平等的含义: 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圆桌会议在席位上不分尊卑主次,与会者围圆桌而坐,都以平等身份参加会议,体现了平等原则和协商精神。圆桌会议已成为国际和外交会议的一种重要形式。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3.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主要内容: (1)在我国,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