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873580

期末课课复习——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233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期末,答案,成长,上册,夏天,课课
  • cover
期末课课复习———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带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汹涌澎湃(xiōng)  僻静(pì)   蕴藏(yùn)  威风凛凛(lǐn) B.跌跌撞撞(zhuàng) 跺脚(duò)抵御(yù)技高一筹(chóu) C.自作自受(zuò) 谚语(yàn)斗篷(dǒu)别出心裁(cái) D.一哄而散(hōng)沮丧(jǔ)鏖战(áo)弄巧成拙(zhuō) 2.“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这句谚语的意思是(  ) A.处暑节这一天,人们会割谷子喂牛。 B.稻谷在处暑的时候,还没有抽穗。 C.如果谷子长得太慢,到处暑时还没抽穗,就没有收成的希望,只能割了喂牛了。 3.“昨天是花苞,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文中的这个句子想要说明的意思是( ) A.事物每一天都在变化。 B.生物在迅速生长。 4.下列成语跟艺术无关的一项是( ) A.惊天动地 B.巧夺天工 C.阳春白雪 D.余音绕梁 5.“六月六,看谷秀。”这句谚语的意思是(  ) A.公历6月6日,稻谷都成熟了。 B.农历六月初六时,庄稼已长得很高了。 C.农历六月初六,农民们可以去看表演。 二、填空题 6.课文内容回顾。 全文围绕“_____”这个中心句,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人等方面层层说明这个意思,最后水到渠成,揭示给人的启示。 7.比一比,然后组词。 棚(_____) 苔(_____) 藓(_____) 坪(_____) 鹏(_____) 笞(_____) 鲜(_____) 抨(_____) 8.用下面所给的生字组词。 昨(_____)(_____) 秧(_____)(_____) 威(_____)(_____) 增(_____)(_____) 希(_____)(_____) 9.识记生字。(给加点字注音) 高粱(____)  苞蕾(____)  菜畦(____)  铁轨(____) 10.给下面汉字换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 萤____(_____) 概____(_____) 瞅____(_____) 混____(_____) 伸____(_____) 桐____(_____) 载____(_____) 接____(_____) 渲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武汉的夏天 武汉夏天的热,好像尽人皆知。到底有多热?热到什么程度?热得有多么难受?武汉人倒没有外地人表达得传神。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问我:现在武汉的夏天热吧?我答:热。于光远先生说:热得怎样?我答:42摄氏度的高温连续几个星期。 于光远先生笑着摇头,讲述了这么一段往事:1956年的夏天,于光远先生应遨去武汉做报告。武汉三镇,数武昌凉快一些,有偌大的东湖,有几十所大专院校,校园都搞绿化,因此式昌比汉口、汉阳都要凉快。报告就安排在武昌讲。那个时侯,大礼堂一般都没有空调设备,电扇也不多,吹出来的还是热风,所以报告就安排在室外进行。到了做报告的时侯,于光远先生一看,是在东湖的游泳池里。于光远先生坐在游泳池边沿讲活,听报告的人黑压压一片,都站在游泳池里。听的人倒不错,独热坏了于光远先生一个人。于光远先生走遍天南海北,如今已八十多岁,所经历的最热也就是武汉的这一次了。 另一个朋友,北方人,大夏天不幸被派到武汉出公差。临行前害怕武汉的热,找到武汉人打听,去了武汉住哪里比较凉快?别人告诉他如果是出公差住不起大饭店,最好就住长江边的招待所,江边总是比较凉快的。朋友来到武汉,然就寻到长江边上的一家招待所住宿。到了晚上,又热又闷,人躺下不一刻,草席上就是一个人的印迹,汗水洇的。电扇打开,热风烫面,只好关掉,一夜辗转,痛苦难当。第二天的晚上,朋友困极累极,来到长江边上,只见江边坐满了乘凉的人,他也试着坐坐,不行,依然是热得要命,且还有蚊虫叮咬。万般无奈,朋友急中生智:到长江里头去睡。朋友寻来一段绳索,再连接上自己的皮带,一头系在江岸的铁锚上,一头套住自己的脖子,人就坐进江水里,在水面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