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青岛版四年下3.9《认识太阳》教学设计 课题 认识太阳 单元 3 学科 科学 年级 4 学习目标 1.知道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了解恒星与行星的区别。 2.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简单的材料进行模拟实验,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探究学习。 3.对认识太阳表现出兴趣,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 重点 知道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了解恒星与行星的区别。 难点 运用简单的材料进行模拟实验,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猜猜它是谁? 东边点窝瓜,牵藤到西家,花开人吵闹,花落人归家。明确:太阳。2、在人类历史上,太阳一直是许多民族崇拜的对象。中华民族把自己祖先炎帝尊为太阳神,希腊神话中,宙斯的儿子尊为太阳神。你对太阳了解多少?3、我们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太阳还有哪些秘密呢 猜谜语交流回答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太阳的样子1、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6000℃,内部温度高达1500万℃。 温馨提示:太阳是一个发出极度强光的天体,千万不可用肉眼直接观看太阳,很容易会被强烈的阳光烧伤,造成永久性的伤害。正确观察太阳的方法有:戴墨镜观察法、水盆观察法等。2、太阳由内到外分别是由核心区、辐射区、对流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组成。(1)核心区:太阳发射巨大能量的真正源头。(2)太阳耀斑,也叫“色球爆发”,日面上突然出现迅速发展的亮斑闪耀,其寿命仅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间,亮度上升迅速,下降较慢。周期约为11年。(3)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日珥是在太阳的色球层上产生的一种非常强烈的太阳活动,就像是太阳面的“耳环”一样,平均寿命5分钟。(4)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因为其温度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温度要低1000到2000摄氏度,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点,活动周期为11年。二、太阳和地球的不同太阳的直径约为139万千米,是地球的109倍。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太阳的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恒星。像地球这样围绕恒星运行、不能自己发光的天体属于行星。三、太阳有多大?我们所能见到的太阳,似乎并不比月亮大多少。为什么会这样?指导学生做模拟实验。1、实验材料:圆形纸片、直尺 用圆形纸板模拟太阳,用直尺模拟地平线。2、实验方法: ①甲同学手举圆形纸板当太阳,乙同学手举直尺充当地平线②甲同学站着不动,乙同学一点点后退,每一次后退,都要注意观察“太阳”大小变化③注意:乙同学应通过直尺的上端观察“太阳”变化3、实验发现越往后退,圆形纸片(太阳)与直尺(地球)之间的距离越远,“太阳”看上去就越小。4、阅读资料卡,有哪些新收获?明确: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如果人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行走,从地球走到太阳要走3500年;如果坐飞机,飞机以每小时800千米的速度飞行,从地球飞到太阳也要20多年。四、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太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巨大炽热的固体星球 B.表面温度约为6000°C C.最外层是日冕层2.像太阳这样自己能发光的天体是( ) A.行星 B.恒星 C.流星3.太阳内部温度是( )℃。A.1500万 B.6000 C.1.5亿4.太阳看起来和月亮差不多的原因是( ) A.太阳的直径和月亮差不多 B.太阳和月亮离得很近 C.太阳离地球很远5.关于行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行星本身不发光 B.行星围绕恒星转C.自己能发光发热(二)判断题1.太阳和地球一样能发光发热。( )2.太阳是一颗炽热的行星。( )3.太阳看上去并不大。( )4.太阳的最内层是核心区。( )5.行星绕着恒星转。( )五、作业布置 查阅资料,了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