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88892

《景阳冈》(第二课时)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300144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景阳冈,第二,课时
    《景阳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重点研读“武松打虎”情节,抓住文中人物的动作描写展开学习,深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2.训练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够绘声绘色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教学重点: 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是课文的重点,而“打”则是“重中之重”。 教学难点: 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课前准备: 准备“武松打虎”影片片断以及相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置疑激趣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课文《景阳冈》第一、二两段的学习,知道了梁山好汉武松在阳谷县地面不听店家劝告,连喝十八碗酒,执意要上景阳冈,后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武松呀?(豪爽、倔强、胆大、自信、死要面子等。) 师板书:豪爽、倔强  2.师: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三段。请自由读课文,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想一想打虎中的武松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生自由读课文。 3.师:想好了吗?谁先来说一说打虎的武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英勇,机智,力大无比。(给予学生多一点的发言机会。老师板书。) 4.师:想不想一睹为快? 课件录像欣赏:武松打虎。 5.师:武松打虎的场面真是———生接(惊心动魄、令人称快、惊天动地……)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学习,明确本节课研读方向是更深入地了解武松这个人物。 二、讲读第三大段,升华英雄形象 1.默读课文,说说武松打死的是一只怎样的老虎呀?课件出示武松打虎的图片。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8—12自然段,用“———划出相关的句子,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吊睛白额大虫”。默读。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作者花了这么多的笔墨写“吊睛白额大虫”的凶猛,与表现英雄武松有关系吗? 生:有。 师:有啥关系呢? 生:可以表现出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的特点。 师:是的,写虎也是为了写人,老虎如此凶猛,那么打虎的武松就更了不得了,他到底是如何对付这只猛虎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用“~~~~”划出相关的句子,然后抓住重点词和同桌交流、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设计意图] 一方面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谋篇布局的技巧,一方面是留出更多的时间去抓住重点进行阅读。 2.师:谁先来与大家分享体会? 学生读句子1: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课件出示句子) 师:读得好极了。他是怎么读的,你们听出来了吗? 生:他读得很快,“翻身下来”“拿”“闪”这几个词读得很突出。  师:你能像他那样读读吗?  师:除了紧张,你还看出武松的其他特点吗? 师:紧张却不慌乱,粗中又有细,乃真英雄本色也。指名学生读整句话。 师:如果语速再快一点,武松的机智、灵敏会更直露。我们一起来试试。 学生齐读句子1。 3.师:从“闪”字看出了武松的机智灵活,你们找到其他句子了吗? 学生读句子2: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课件出示句子)   师:“一闪”,读得又轻又快。你为什么这么读? 生:因为这样读可以突出武松武艺高强,行动敏捷。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武艺高强,行动敏捷的武松就站在我的面前。 师:如果能把“一闪”读得再快一点武松就更机智啦!谁愿意也来试试?学生读。 学生齐读句子2。 老师板书:扑 闪 师:武松这一闪躲过了老虎的第一招———扑。 4.师:“闪”字在文中连用好几次,你们找到相关的句子了吗? 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课件出示句子) 师:这一闪躲过了老虎的第二招,什么招呀?———掀” 师:是的,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两次,(出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