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89979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第1课时)

日期:2024-05-22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555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物质,中的,溶解,1课时
  • cover
第一章第7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浓溶液和稀溶液以及相互联系。 ②知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根据问题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相互转化的学习,理解事物的相互联系,量变引起质变的科学观点。 【教学重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别和转化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教学器材】硫酸铜晶体、硝酸钾、食盐、熟石灰、水、高锰酸钾、试管、小烧杯、大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铁架台、蒸发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创设“桐乡乌镇蓝印花布染色工艺”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二、科学探究、新课教学 (一)浓溶液和稀溶液 【小组实验】常温下,在小烧杯里加10毫升水,往烧杯里加入硫酸铜晶体,配制硫酸铜溶液。 教师设问:同样是硫酸铜晶体溶解在水中,为什么溶液的颜色不一样呢? 1、浓溶液:溶有较多溶质的溶液。 2、稀溶液:溶有较少溶质的溶液。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感受“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 教师设问:我们能做到这杯硫酸铜溶液要多蓝就能有多蓝吗? 【小组实验】常温下,在小烧杯里加10毫升水,往烧杯里加入硫酸铜晶体,每次加一药匙,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硫酸铜晶体不能继续溶解为止。 教师设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小结: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物质能够溶解的量是有限的。 2、学生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初步理解 教师设问:同学们,此时的溶液已经不能继续溶解硫酸铜晶体,这样的溶液我们称为什么溶液呢? 教师设问:你是如何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 小结:(1)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2)不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学生演示】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以及概念修正 教师设问:烧杯中硫酸铜晶体真的不能继续溶解了吗?有什么办法能让这些硫酸铜晶体继续溶解?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让烧杯中的硫酸铜晶体继续溶解。 【小组实验】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器材完成实验。 教师设问:在刚刚的实验活动中,我们采用什么方法实现了饱和溶液到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根据科学实验或生活经验,想一想不饱和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有哪些方法呢? 【教师演示】高温下,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放入冷水中转化为饱和的硝酸钾溶液。 【教师演示】不饱和的食盐溶液倒入蒸发皿中,蒸发溶剂后变成饱和的食盐溶液。 小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教师设问: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饱和的食盐溶液还能继续溶解食盐吗?那还能继续溶解其他物质吗? 【学生演示】向一定条件下,食盐的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高锰酸钾。 教师设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得出了什么结论? 小结:(1)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三)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和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 教师设问: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吗?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吗?如何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小组讨论】利用桌面上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 【小组实验】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器材完成实验。 小结:(1)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2)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物质而言,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三、课堂小结、归纳提升 以蔗糖溶液和熟石灰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