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933422

3.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课件+教案+导学案)(30张PPT)

日期:2024-05-10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602993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循环,自然界,中的,课件,教案,导学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师大科学九年级下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章 三 学科 科学 年级 九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2.了解温室效应的含义和温室效应的利弊。 3.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循环图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的学习,从而认识自然界中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温室效应和利弊的分析,增强环保意识,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 重点 1.自然界中氧循环和碳循环的途径 2.通过读循环图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难点 1.自然界中氧循环和碳循环的途径 2.通过读循环图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碳和氧是生物体中最基本的元素。氧又是地壳里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元素。碳循环和氧循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下图中质量达几吨的大树是从一粒仅有几克的种子长成的。那么,大树是由什么物质转化而来的呢? 大树在成长过程中吸收了周围环境中的物质,制成了自己的“食物”———葡萄糖,同时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就是我们之前讲过的光合作用。 我们已经知道光合作用的能量源泉是太阳,那么光合作用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是如何获得的呢?它正是通过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而获得的。 知道碳循环和氧循环与生活密切相关 知道光合作用与碳循环和氧循环相关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视频:碳循环 一、碳循环 碳是地球上拥有化合物数量最多的元素,它广泛地分布于大气、海洋、地壳岩石和生物体中,并循环不止。是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成分,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元素,也是构成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元素。 自然界中的碳可以以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在大气中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完成的。 (教材第63页活动) 大气中二氧化碳不平衡的原因是人类活动加剧,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另外人类乱砍滥伐,导致地球上绿色植物减少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要保持二氧化碳的平衡,需要我们采取低碳生活方式,在减少各类碳的排放的同时,还要多种绿色植物。低碳生活,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1.碳循环的主要途径 (1) CO2→光合作用→有机物→植物呼吸作用→CO2 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碳水化合物(糖类);在植物呼吸过程中,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返回大气中被植物再度利用。 (2) CO2→光合作用→有机物→动物吸收、体内氧化→CO2 CO2→光合作用→有机物→动植物遗体→微生物分解→CO2 植物被动物或人采食后,碳水化合物(糖类)经食物链传递,被人或动物吸收,又成为人、动物和细菌等其他生物体的一部分,在体内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并通过动物或人的呼吸释放回到大气中又可被植物利用。 (3) CO2→光合作用→有机物→动植物遗体→地下漫长反应→煤、石油、天然气→燃烧→CO2 煤、石油、天然气等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它返回大气中后重新进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自然界自发进行的碳循环,在很长的时期内始终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使地球的环境基本保持不变。然而人类的行为却在很短的时间内打破了这种平衡。人类的各种活动,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长,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从而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教材第63页活动) 科学 技术 社会 环境 2.温室效应 (1)概念: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作用,对地球起着保温作用,这种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2)温室效应的成因:二氧化碳气体像温室玻璃一样,来自太阳的光能可以很好地穿过二氧化碳到达地面使地面温度升高,而地面的反射却很少能穿透这层二氧化碳,使得它具有保温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