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94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下学期]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46479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林教头,教头,雪山,神庙,学期
  • cover
课件61张PPT。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作 者 介 绍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生平事迹缺乏可靠记载。关于他的籍贯,说法不一,有人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有人说是江苏兴化人;也有人说原籍苏州,后迁兴化,居淮安。曾在钱塘(今杭州)当过两年官。因与当权者意见不合,弃官归里,从事著述。传说他与元末农民起义运动有一定关系,也有的说他参加了起义队伍。但这些说法都缺乏确凿的依据。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这部书是作者在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水浒》故事性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是在口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的文学语言。作品介绍宋江等三十六人在梁山水泊的农民起义。宋末元初,画家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初次记录了三十六人的姓名和绰号,以盗贼面目出现,表现出封建统治阶级的观点。《大宋宣和遗事》涉及水浒故事的部分,展示《水浒》原始画面。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的《忠义水浒传一百回》是祖本。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改成七十回本,成 为清代最流行的本子。历史根源 《水浒传》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分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肯定和热情讴歌,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个故事又独立成章。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图说故事 有关的情节:林冲的上司(太尉)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他们设计使林冲买了一把宝刀,又传高俅的命令,说高太尉要看那宝刀。于是林冲奉命带着宝刀去见高俅,没想到竟被他们诬陷为“行剌”的剌客,无辜地被剌配沧州。在路上,陆虞候买通押送公人董超,薛霸,多次要杀害林冲,被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下。林冲刺配沧州后被派去管理天王堂。赍发 酒馔 把了盏 不省得 仓廒 央浼 迤逦 干碍 彤云 碎琼乱玉jīzhuànzhǎn给下面红色的字注音: xǐngáoměiyǐ lǐàitóngqióng情 节 结 构序 幕1开 端2—5发 展6—9林教头沧州遇旧知陆虞候密谋害林冲高潮*结局林教头接管草料场风雪夜山神庙复仇10—12内 容 段 落 情 节从情节看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情 节沧州遇旧正义感强 软弱动摇买刀寻仇初步反抗 并不坚决接管草场随遇而安 委曲求全雪夜复仇走向反抗性 格人 物 形 象 林冲是《水浒》里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一个由安于现状的小官吏被逼上梁山的典型。他的性格是怎样随着情节的推进而变化发展的?序幕沧州遇旧知思考: 林冲含冤受屈刺配沧州,邂逅故旧李小二,在情节安排上起什么作用?明确: 李小二遇见林冲喜出望外,欲报当年救助之恩。这反映出林冲同情下层人民,能为人解忧排难,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 同时为下文作铺垫。 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 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 到这里……” “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性格特点忍辱求安、 不思反抗、 性格软弱、 善良厚道、思考:林冲刺配沧州,邂逅李小二,从 言谈中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陆虞候密谋害林冲开端思考: 陆谦、富安到沧州表明了什么?从故事情节上看处于哪个部分? 明确: 陆谦、富安来到沧州表明:尽管林冲并无反抗复仇之意,但高俅父子未死杀人夺妻之心。随着陆谦、富安来到沧州,进入李小二开设的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