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949602

部编版七下-16.最苦与最乐 【优质教案】

日期:2024-11-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1040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编版,七下,-16.,最苦,最乐,优质
  • cover
提示:本篇课文配套朗读资源请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免费获取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16.《最苦与最乐》教案 教学目的: 1、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2、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 3、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自己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难点:苦乐观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黄连最苦。现在,我告诉你们:出去旅游最乐。同学们,你们也来说说,什么最苦,什么最乐。(学生畅所欲言)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它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 二、作者简介: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早年求学于广州学海堂。1889年中举人。1891年至1894年从康有为受学于广州万木草堂。1895年赴北京参加会试,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次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主张“变法”“育人才”“开学校”“变科举”等。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中学总教习,宣传民权平等学说和变法主张。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以六品衔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变法失败流亡日本,先后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介绍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学说,在当时有较大影响。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全集》。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文风:流畅、犀利、凝炼。 三、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读后学生再分段落读。朗读时教师加以指导,明确一些较难的字词的音义,指导学生感受文章语言的亲切自然。 1、学生朗读课文 2、注音 契约(qì) 揽(lǎn) 悲天悯人(mǐn) 3、解释词语 莫若:不如。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契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四、师生讨论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把握 第一步:先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填写以下空格,填写后互相交流订正。   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_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当_____, 而不能_____。 第二步:根答案再次讨论,理清课文结构,从而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一、(1、2自然段)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二、(3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三、(4、5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第三步合作探究:分四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2、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3、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 4、到底什么叫责任?它的范围有多大?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 5、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 (第1题:最大的痛苦是应尽的责任未尽。 (第2题:最大的快乐是完成了责任。 (第3题:作者通过与贫穷、失意、意志、死亡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说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了。 (第4题: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我没责任的表现。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接下去,作者用了三个“凡属”,概括了所有的责任。 (第5题: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则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谢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