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974992

21《庄子》二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课件(共21张PPT)+教案+素材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88次 大小:38048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庄子,教案,PPT,21张,课件,濠梁之上
    (课件网) 21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部编版 八年级下 新知讲解 新知导入 庄子和孔子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但庄子与孔子的思想截然不同,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庄子,感受他的机智、博学、善辩。 鲦鱼: 是: 安: 一种白色小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这。邹垚娟1031 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反问句:庄子避开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采取反问的方法回答,以“非我”者“不知我”,推论“不知我”者不知“我知鱼”,据理力争,足见他的机智。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新知导入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全: 循其本: 云者: 完全,肯定(是这样)。 追溯话题本原。循,追溯。 助词,用于句末,表停顿,以引出下文。 惠子采用逻辑推理,首先承认不是庄子,故不知道庄子,然后照此推理,庄子不是鱼,因此也不知鱼之乐。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内 容 主 旨 这则故事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辩论,表现了庄子的机智与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其“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庄子与惠子辩论的问题是什么?双方的观点各是什么? 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指出下面两个疑问句的语气的强弱特点和表达效果。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1)句是惠子针对庄子知“鱼之乐”而发起的疑问,语气较轻; (2)句是庄子针对惠子的问话的回答,用的是反问的语气,语气较强。这句话不从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从反面相对,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新知讲解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2.惠子确定庄子不知道鱼是快乐的,他的依据是什么? 理由一:惠子说庄子不是鱼,所以不知道鱼的快乐。  理由二:惠子不了解庄子,不知道庄子的想法。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庄子把“安知”,解释成“从哪里知道”,而惠子本意是“怎么(能)知道”。庄子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化解了发难,其机智灵活跃然纸上。 3.庄子是如何化解惠子的发难的? 力辩 求真 拘泥 【庄子】 【惠子】 巧辩 尚美 超然 轻松闲适,诗意盎然 合作探究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庄子为什么会认为鱼儿是快乐的呢?文章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 2.惠子的思想有什么特点呢? 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他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其实这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反映,这也反映了庄子推崇“自然”,反对“人为”的思想。 像数学证明题一样,层层推理,讲究逻辑。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三)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品味“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此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庄子避开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采取反问的方式,以“非我”者“不知我”推出“不知我”者不知“我知鱼”,据理力争。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四)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1.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1)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从哪里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 (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