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政治高考必备核心知识 必修1《经济生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1.生产决定分配 [点拨]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我国当前分配制度的根本决定因素,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我国当前分配制度的直接决定因素。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1)具体内容和要求 ①适用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②分配尺度: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 ③分配对象:个人消费品。 ④分配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原因 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②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③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3)意义: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地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点拨] 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分配方式并不都是按劳分配,只有工资、奖金、津贴等劳动所得属于按劳分配,其他如股票、技术入股等所得,都属于按要素分配。 3.全面认识按要素分配 (1)理解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意义 ①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完善基本分配制度,调动劳动者以及一切生产资料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 ④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符合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要求,有利于各种生产要素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 (2)完善按要素分配的要求 ①市场环境: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优化所有制结构,依法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资料,参与市场竞争。 ②国家政策:通过财政和税收政策,支持科技进步、管理创新;依法保护生产资料所有权,保障各类分配所得。 ③制度建设: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保障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发展;完善基本分配制度,保障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4.理解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的维护 (1)调节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为什么要维护社会收入分配公平?) ①社会主义本质: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③分配与消费的关系:收入是消费前提和基础。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引导生产,扩大内需,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⑤新发展理念:维护社会公平,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能增强人们的获得感,使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⑥经济发展方式: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协调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投资、出口与消费协调拉动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维护社会公平的措施(如何实现社会公平;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①从根本上看: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物质基础。 ②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初次分配: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两个同步)。 ④再分配领域: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