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98113

岳麓版七上:第20课 三国鼎立 说课课件

日期:2025-10-1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14212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岳麓,20课,三国,鼎立,课件
  • cover
课件27张PPT。第20课 <<三国鼎立 >> 说课设计 怀化市实验学校 杨正菊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内容与地位 本课主要讲述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通过两次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促使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必然结果。但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下一课学习“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所以说,“三国鼎立”揭开了中国封建社会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序幕,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通过对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及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通过吴国船队到达夷洲,说明台湾与大陆自古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教材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教学难点: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为何 一胜一败; 正确认识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教材分析教学方法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采用动漫故事 、设疑讨论、课本剧表演、历史小辩论等多种方法的优化组合。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动漫故事———‘‘三顾茅庐” 一、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的历史背景 ———出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提问:想一想,黄巾起义后,东汉末年国家的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讲授新课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袁绍匈 奴刘 璋刘 表袁 术张 鲁曹操袁绍曹操 一、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的历史背景 ———出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想一想,黄巾起义后,东汉末年国家的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历史想象:我们从这幅图上得到的信息是整个国家陷入分裂割据的状态,假如你生活在东汉末年,你的愿望是什么? ———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后自由讨论:你认为谁最终能够统一北方?为什么?讲授新课 <<曹操与他的两个谋士>> 对话中体现出曹操在政治上的优势: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 士;在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 <<袁绍与他的谋士>> 对话中体现出袁、曹双方的力量对比;袁绍对曹操的轻视。 讨论:你认为谁最终能够统一北方?为什么?课本剧 官渡之战的过程 用《官渡之战示意图》简单演示战争过程,让学生了解官渡之战的概况,最后启发学生找出官渡之战的特点和作用。 曹 操袁 绍 官渡之战乌巢 二、赤壁之战———现场采访:‘‘假如你是曹操,谈谈统一北方后的感想?”过渡到“赤壁之战”。 ———课件出示<<长江上、中、下游三州地图>>,让学生找出哪些势力壮大会与曹操争夺,并让学生为刘备、孙权出谋划策, 引出‘‘孙刘联合”的策略。 长江上、中、下游三州地图孙权据长江中下游扬州地区刘璋据长江上游益州地区刘表据长江中游荆州地区 二、赤壁之战———现场采访:‘‘假如你是曹操,谈谈统一北方后的感想?”过渡到“赤壁之战”。 ———课件出示<<长江上、中、下游三州地图>>,让学生找出哪些势力壮大会与曹操争夺,并让学生为刘备、孙权出谋划策, 引出‘‘孙刘联合”的策略。 ———多媒体播放‘‘赤壁之战”中‘‘火烧连营”的一段录像,要求学生在观看时注意几个问题:①孙刘联军用什么方法进攻曹军?②战争的结果哪一方取胜? ———学生讨论:为什么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而赤壁之战曹操又以多败于少?这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示? ———小辩论:在《三国演义》和传统的戏曲舞台上,曹操是一位阴险狡诈的奸臣,而鲁迅又说曹操“是一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