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998433

江苏省2022届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考试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558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江苏省,答案,专题,阅读,古诗,汇编
  • cover
古诗阅读专题 江苏省2022届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考试试卷1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咏怀(其六) 阮籍 昔闻东陵瓜①,近在青门外。 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 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②。 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 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注)①东陵瓜:汉初人邵平在秦破后失侯,为布衣,在长安城东种瓜,时谓之东陵瓜。 ②萧何计诛韩信受高祖封赏,众人道贺,邵平独劝其勿受,以除高祖猜忌之心,萧何从其计。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先写邵平所种之瓜及地点,后描述其瓜田连绵,大小瓜连缀成片。 B.“五色曜朝日”有双关意,既指瓜有五色,也喻指萧何煊赫一时的情形。 C.“膏火”句言多财之患犹如膏火自煎,意指盛极当思,不应为钱财所累。 D.全诗以邵平和萧何为吟咏对象,通过二人际遇对比,表达追慕古人之情。 16.请分析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在思想情感方面的异同。 江苏省2022届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考试试卷2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和曾子翊授舒掾之作① 王安石 皖城终岁静如山,府掾应从到日闲。 一水碧罗裁缭绕,万峰苍玉刻孱颜②。 旧游笔墨苔今老,浪走尘沙鬓已斑。 揽辔羡君桥北路,春风枝上鸟关关。 (注)①从皇祐三年(1051)初秋到至和元年春,王安石任舒州通判三年,后被调回京。诗人在京任参知政事时,他的同乡好友曾巩的弟弟曾宰(子翊)被派到舒州作掾吏。曾宰行前向王安石询问舒州的情况,王安石作了此诗。②孱颜:参差不齐貌。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对句写舒州府掾从上任开始就过着清闲的生活,暗示了舒州官员懒散的工作作风。 B.颔联中,“碧罗”“苍玉”两词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舒州山清水秀的美景。 C.颈联中,“旧游笔墨”写出诗人在舒州时的生活情形,“浪走尘沙”表明时间的流逝。 D.尾联出句直抒胸臆,对句以景结情,烘托出曾子翊去舒州上任的愉快心情,韵味无穷。 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歌简要概括。(6分) 江苏省2022届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考试试卷3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① 刘禹锡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 初开郢②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司马之时。元九,即诗人元稹,当时元稹被贬为江陵(今湖北荆州)府士曹参军。②郢:今湖北荆州。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将“璧竹鞭”比作“碧玉”,显示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竹鞭本已贵重,又因是“美人”相赠,更显珍贵。 B.颔联中,作者见到“璧竹鞭”后,展开联想,写出了竹子的生长环境。此处不是单纯写竹,也是以竹喻人。 C.颈联既运用了双关、拟人的手法,又化用了《论语》中的名言,非常准确地表达出彼此冰清玉洁的高贵品格。 D.尾联写诗人不知何时才能与元稹一同策马返乡,既表达了两人深厚的情谊,也流露出被贬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16.本诗为赠友之作,兼有咏物诗的特点,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江苏省2022届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考试试卷4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赠别徐侃 安凤 一自离乡国,十年在咸秦。 泣尽卞和血,不逢一故人。 今日旧友别,羞此漂泊身。 离情吟诗处,麻衣掩泪频。 泪别各分袂,且及来年春。 1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善用数字传情,首联“十”字渲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