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013099

2022政治高考必备核心知识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日期:2025-05-25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97次 大小:3430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2,政治,高考,必备,核心,知识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政治高考必备核心知识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唯物论、认识论)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唯物论) 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1. 原理: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人们利用、改造自然所取得的成功是以尊重自然物的客观属性与规律为前提的。   方法论:要尊重、保护自然,合理地利用、开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注意:(1)物质的客观性:指无论人们是否喜欢,是否承认,是否认识,它都客观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是万事万物共同的本质,是物质和意识的唯一区别,它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客观存在”=物质现象+精神、意识现象   3.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 区别 特性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 存在状态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有生有灭、暂时存在 联系 哲学上的物质是从各种物质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哲学上的物质。哲学上的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物质寓于具体物质形态之中),而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总结 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而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 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就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原理:(1)从其产生来说: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劳动的作用: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 (2)从其构成来说: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 (3)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从国情省情市情出发,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时代潮流,与与时俱进。 2.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物质性原理)  原理:(1)自然界是物质的。 (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4)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第二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1、运动的含义: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的、人类社会是运动变化的、人的思维也是运动变化的。 3、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运动 物质 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强调运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强调物质) 错误倾向 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 刻舟求剑 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 仁者心动 4、静止的含义(两个方面) (1)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暂时的) (2)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