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音乐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11022329
人音版(2019) 必修《音乐鉴赏》 11.21峥嵘岁月 教案
日期:2025-05-02
科目:音乐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199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张
人音版
,
2019
,
必修
,
音乐鉴赏
,
11.21
,
峥嵘岁月
峥嵘岁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建国后创作歌曲的繁荣和时代特点,掌握作品的风格特点,进而了解当代创作歌曲的基本特征。 2.培养学生感受、体验、理解歌曲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及社会内容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3.聆听书中的曲目,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及社会内容,进而了解当代创作歌曲的基本特征。 4.拓展研究毛主席诗词,使学生知道和平繁荣的生活来之不易,要热爱祖国和家乡。增强民族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专业创作歌曲的繁荣景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毛泽东《沁园春·雪》,提问学过或知道哪些毛主席诗词?今天学习的内容也与毛泽东有关,与那个峥嵘岁月有关。 二、新课讲授 (一)血战湘江 1.交响套曲《长征》: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作曲家张千一创作的大型交响套曲《长征》于2016年10月12日在国家大剧院首演。这部作品由《送亲人》《血战湘江》《山歌情》《征途》《勇士/飞夺泸定》《彝海情深》《雪山草地》《红军到咱羌寨来》《大会师》等九个乐章组成,展示了长征这一伟大的历史画卷。 2.作品介绍:第二乐章《血战湘江》通过音乐的节奏、变换的节拍、尖锐的音响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场景,表现了红军战士为了革命理想信念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 3.作品背景:“湘江之战”是长征途中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红军由长征开始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在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后,红军最终到达陕北,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以长征为题材的音乐作品数量众多,如《长征组歌》、《长征交响曲》(丁善德曲)及歌曲《十送红军》等。此外,还有许多相关影视、绘画作品。 4.欣赏乐曲。 (二)忆秦娥·娄山关 1.娄山关:娄山关又名天平关,位于遵义市北的娄山上。娄山横亘于遵义,桐梓两县交界处,其地势险峻,为黔北门户,周围千峰万壑,层峦叠嶂,是黔北著名的古战场之一。主峰海拔1576米,古称天险,“北拒巴蜀,南扼黔桂”,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2.毛泽东诗词《忆秦娥·娄山关》作于1935年。1935年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转回贵州攻打黔军,抢占娄山关,歼敌两个师,取得长征途中的第一个大胜利。“忆秦娥”词牌在结构上由上片和下片组成,上片是大军过娄山关的情景,有声有色。风吹声、雁叫声、马蹄声、嗽叭声、长空、浓霜、残月,下片是描写大军向娄山关进军的情景。 3.作曲家介绍:陆祖龙,生于1928年,江苏常熟人。1946年在清华大学学习并参加校管弦乐队吹单簧管,同时学钢琴及作曲。1949年参加解放军南下工作团。50年代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文工团指挥兼创作组长,总政歌舞团指挥等职。曾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音乐创作。主要作品有合唱《祖国永远是春天》、重唱《三个战友》、独唱《忆秦娥·娄山关》等。 4.乐曲介绍:《忆秦娥·娄山关》音乐为A大调,、、拍。重音、三连音、附点节奏、同音反复手法的运用,加之不断地变化力度,使音乐情绪静谧而不失激昂,坚定而不失悠扬。 5.赏析:前奏是全曲的概括,三连音的号角声,一下子把我们的听觉视野引入紧张的战斗场景中。上片是大军过娄山关的情景,有声有色。风吹声、燕叫声、马蹄声、喇叭声;长空、浓霜、残月等词,把战地紧张的气氛,红军战士英雄的气概和革命斗志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下片描写大军向娄山关进攻的情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红军战士踏着前进的步伐,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和人民必胜的信心。接着重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多么豪迈刚劲,把音乐推向全曲高潮。 6.欣赏乐曲。 (三)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1.作品介绍:《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根据陕北信天游音调改编而成的一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高一年级第十一节 电脑音乐 知识、实践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08-01)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音乐》·必修1音乐鉴赏(人音版)(2024-10-07)
第四单元 音乐与社会 为影视插上音乐的翅膀 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粤教花城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音乐鉴赏(2024-10-07)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音乐情感及情绪 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音乐》·必修1音乐鉴赏(人音版)(2024-10-07)
高一年级《实践 中原民歌与创作》教学设计(2024-08-0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