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029567

湘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二单元 第五课审美自律(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20 科目:美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30547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美术,教案,自律,审美,第五,教版
  • cover
章节名称 审美自律 授课年级 高一 学 时 1学时 课标要求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图像识读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响等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审美判断指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文化理解指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通过鉴赏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识别图像的形式特征,分析图像的风格特征和发展脉络,理解图像蕴含的信息;依据形式美的原理分析自然、日常生活和美术作品中的美,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从文化角度分析和理解美术作品,认同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本课内容正是从以上几个角度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材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教材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审美自律现象和个人风格的出现。2.审美自律在中国书法和文人画中的体现。3.欧洲19世纪几个有代表性的美术流派德川作观念和风格特征。“审美自律”的内涵是指艺术家不是为某一个阶级、社会团体或者其他人从事创作,而是完全从个人兴趣出发,强调一种个性化的表达,同时在作品的视觉形式方面也无需屈从于公众的审美品位;另外,美术的风格发展和演变有着自己的内在规律,同时一定程度上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本课应分至少两课时来学习。本节着重从中国画方面引导学生去鉴赏和理解美术作品中的独立审美和美术家个人风格的出现。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美术鉴赏基础,在入学初期学习了四种美术鉴赏的方法: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社会学式鉴赏和比较式鉴赏。学生可以主要运用比较式鉴赏和社会学式鉴赏的方式,结合已有的美术、文学和历史知识进行探究式自主学习,先感悟探究,后对比、讨论和总结。同时,国画艺术博大而精深,而学生的美术知识储备和艺术鉴赏经验又非常有限,故需要教师根据学情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和对比式引导、点拨与总结。通过图像的欣赏、讨论与解读,帮助理解“审美自律”的真正内涵。 学习重点 欣赏分析美术作品中的独立审美价值和个人风格 学习难点 从形式和题材及创作目的等角度,分析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表达艺术家个人感受和精神追求的。 学习目标 1、懂得欣赏美术作品中的独立审美价值和个人风格。2、学会从创作目的、表现形式和题材等角度分析美术作品是如何表达艺术家个人感受和精神追求的。 学生课前准备 根据导学案的提示,提前预习课本上的内容P38-39,并根据现有的知识,发现美术作品中的风格区别。小组提前讨论。 学习策略 图片导入法、视频学习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等。 学习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落实目标 新课导入 1分钟 出示本单元代表性美术作品图片。提出:在历史上美术作品大都是为某一阶级或特定的主题服务的。美术家的自我和个性不被重视。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一现象开始变化。引出课题———审美自律:美术作品中的独立审美和个人风格 学生识图,思考这种现象 以现象引起思考,简单直接进入主题 环节一 2分钟感悟式鉴赏 请同学欣赏:《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南唐 顾闳中 《李白行吟图》南宋 梁楷 回答:两幅画风格一样吗?不一样。能用一两个词来概括吗?逼真细腻、写意洒脱。思考:同样是人物题材的中国画,作品风格和表现手法截然不同,原因是什么呢?通过本课学习,后面揭晓答案 选择比较容易欣赏的国画人物画作品,通过感悟式鉴赏,直观发现作品面貌和风格差别,引起学生对作品风格和国画表现手法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 环节二 12分钟比较式鉴赏与自主探究 1、展示《早春图》 《潇湘奇观图》 学生读教材,了解作品相关息:作者、朝代、身份、创作目的和构图形式对“构图形式”进行分析讲解2、带着问题欣赏视频:《早春图》与《潇湘奇观图》 问题:两幅画的风格截然不同1) 各自体现出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