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035037

湖北省部分地区2022届高三12-1月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506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湖北省,答案,专题,阅读,古诗,汇编
  • cover
古诗阅读专题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年元月高三年级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白居易原在长安任中书舍人。而对国事日荒,民生益困的现实,屡屡上书言事而不袚采纳,眼见时局日危,朋党倾轧加剧,便自求外任,来到杭州。这首诗是作者在杭州任期将满,回京之前所作。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前六句写景,突出西湖景色之秀美,后两句写情,突出一个“恋"字,做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B.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湖水澄澈、千山苍翠、明月如珠、早稻新发,如此美景让诗人留恋。 C.这首诗善用比喻,如颈联写早稻初生,似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上面铺满厚厚的丝绒线头,贴切又新颖。 D.“青罗裙带展新蒲"一句,写在稻田里劳作的少女飘曳的裙带,以少女劳动之美映衬了春H的西湖之美。 16.有人评价此诗“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请结合诗歌具体分析。(6分) 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2届高三元月教学质量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① 杜 甫 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 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豫章②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且脱佩剑休徘徊。 西得诸侯棹锦水,欲向何门趿珠履? 仲宣楼头春色深, 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 【注】①王郎司直:郎,对年轻人的称呼;司直,官职名称。②豫章:豫、章,两种高大的乔木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两个十一字句音节舒缓,用四个连贯的动作一气呵成,很有特色。 B.“豫章”二句奇峰拔起,用夸张、比喻的手法赞誉王郎杰出的才能。 C.尾句诗人感叹自己已衰老无用,有自伤也有勉励王郎及时努力之意。 D.这首诗结构清晰,前五句表达劝慰王郎之意,后五句抒写送别之情。 15.诗歌两次写“歌”,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上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6分)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2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浣溪沙·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其一)① 苏轼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②。黄童白叟聚睢盱③。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注】①元丰元年(1078)徐州发生严重春旱,时任徐州知州的苏软曾往石潭求雨,得而后又往石潭谢雨,沿途经过农村,作《流溪沙》组词五首。②乌,指乌鸦。③睢盱,喜悦高兴的样子。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麋鹿的“虽未惯”和猿猱的“不须呼”,两种情态相映成罐,做含比拟人物的意趣。 B.结尾由虚转实,写在场者归家后把见到的谢雨情景向采桑站细细叙说,妙趣横生。 C.全词没有正面写谢雨之事,但又处处暗含喜雨、谢雨的情事,体现词人独特的匠心。 D.全词描写景物,动景,静景巧妙结合,景物、人群完美融合,运笔灵动、构思精巧。 16.词的上片是如何表现词人谢雨途中的喜悦之情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6分) 湖北省十一校2022 届高三12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 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舟行即事 【唐】杜荀鹤 年少髭须雪欲侵,别家三日几般心。朝随贾客忧风色,夜逐渔翁宿苇林。 秋水鹭飞红蓼晚,暮山猿叫白云深。重阳酒熟茱萸紫,却向江头倚棹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抒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