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042021

第四单元 代谢与平衡 知识梳理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2次 大小:70225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四,单元,代谢,平衡,知识,梳理
  • cover
第一节 食物与营养 一、七大营养素的作用 二、平衡膳食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一、消化系统 2、牙 ① 牙具有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的作用(机械消化) ② 口腔中的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它能将淀粉消化变成麦芽糖。 3、胃 小肠 肝脏 小结: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 二、酶 ① 酶是生物体细胞制造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种蛋白质 ② 酶能使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变成可吸收的物质,所以酶是生物催化剂 ③ 人体中有很多种酶: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可将淀粉变成麦芽糖;胃液中有胃蛋白酶,可对蛋白质起初步的消化作用;肠液、胰液中有对蛋白质、糖类、脂肪起消化作用的多种酶 ④ 酶的特点 (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很高,可使各种反应迅速进行;(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的107~1013倍) (2)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学反应; (3)多样性:酶的种类很多,不同的酶催化体内不同的化学反应。 4.酶的相关实验 (1)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作用 ① 实验目的: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作用。 ② 实验原理: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淀粉可被分解为麦芽糖。可用碘液进行检验,淀粉遇碘液变蓝,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色。 ③ 实验装置 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作用 ④ 实验过程与结论 A B C 步骤 加2毫升1%淀粉溶液 加2毫升唾液 加2毫升蒸馏水 加1毫升5%盐酸溶液+1毫升唾液 37℃水浴加热5~10分钟 加1滴体积分数为0.4%的碘液溶液 现象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结论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催化作用,且需要适宜的pH环境 注意:本实验中B试管起对照作用 (2)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① 实验目的: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 ② 实验过程与结论 A B C 步骤 1 1、2、3号试管分别加入2毫升1%淀粉溶液; 4、5、6号试管分别加入1毫升新鲜的唾液淀粉酶溶液 2 1、4号试管放入0℃水中,水浴5分钟 2、5号试管放入37℃水中,水浴5分钟 3、6号试管放入70℃水中,水浴5分钟 3 将各组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溶液分别倒入同组的1%淀粉溶液中,摇匀 4 放入原温度的水中,水浴5分钟 5 加1滴碘液 现象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结论 温度是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唾液淀粉酶的适宜温度约37℃ 注意: ① 步骤中的第2步和第3步顺序不能颠倒,因为淀粉酶若不经过相应温度的预处理,而是先加淀粉酶,3支试管中的淀粉都会被分解,影响实验结果。 ② 温度过低会使酶的活性降低,但当温度重新回到常温时酶又可以恢复活性。高温会破坏酶的结构使酶永久失去活性。 ③ 过酸或过碱的环境都会破坏酶的结构而使酶永久失去活性。 第三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一、血液的组成 1.红细胞(数量最多的血细胞) 特点: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盘形。红细胞内含一种 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所以使血液呈红色。 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人体内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时,会引起贫血。 功能: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2.白细胞 特点:比红细胞大,呈圆球型,有细胞核,人体内有多种白细胞。 功能:能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保护人体免受病患。 影响:白细胞过少,血液病变;白细胞多,有炎症。 3.血小板 特点:没有细胞核,是最小的血细胞。 功能:加速血液凝固,防止伤口大量出血及阻止细菌入侵的作用。 4.血液功能 血液具有输送氧、二氧化碳、各种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的功能,还能起防御保护作用,血液对调节体温的也有重要作用。 二、心脏和血管 1、心脏结构(心脏工作起来就象一只水泵,将血液泵入血管流向全身) 、 名称 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相连血管 肺静脉 主动脉 上、下腔静脉 肺动脉 腔壁 较薄 最厚 较薄 较厚 瓣膜 与左心室之间有房室瓣 与左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与主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