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053519

【新课预习】2022年八年级物理 精品分成专练 第18练 机械和功常考实验(学生版+教师版)(上海专用)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5762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上海,教师,学生,实验,功常,机械
    第18练 机械和功常考实验(学生版) 一、实验题 1.小明和小华“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他们的研究过程如下: ①体验:他们用螺丝刀将骑马钉撬起,发现有两种方法,如图所示。请在图(b)中的A点画出动力的示意图_____; ②探究:他们将钩码挂在杠杆一端,如图所示,受到撬骑马钉的启发,若要使杠杆在此位置平衡,他们用力的方向有什么规律_____? 他们分别选取器材进行实验,并将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记录在下表中。 表一 实验 序号 F1 (牛) l1 (厘米) F2 (牛) l2 (厘米) 1 2 3 6 1 2 1 4 2 2 3 2 8 4 4 表二 实验 序号 F1 (牛) l1 (厘米) F2 (牛) l2 (厘米) 4 1 8 4 2 5 2 8 4 4 6 1 25 1 10 小明分析比较表一的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 ③小华分析两表数据后发现实验序号_____的数据与小明的结论不符。他回顾了那次实验,发现实验数据是在弹簧测力计斜拉的情况下获得的,如图所示。请分析小华这组数据错误的原因:_____。 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分别将A、B、C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的不同高度处滚下(mA=mB<mC;hA=hC>hB),分别推动同一木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已知小球所处的高度越高,到达水平面的速度越大) (1)从图中可以看出,A、B、C三个小球刚到达水平面时,_____球的动能最大,理由是三球中它的_____本领最强。 (2)分析比较(a)、(b)两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 (3)分析比较(a)、(c)两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 3.测量两位同学从一楼登上到三楼做功快慢的实验,下表是两位同学的实验数据,其中实验次数1、2做功快慢相同并且最快,次数4做功快慢其次,次数3做功最慢: 同学 实验次数 做功时间(秒) 做功(焦) 甲 1 30 6000 甲 2 60 12000 乙 3 30 4000 乙 4 50 6000 (1)比较实验次数1和3可得到:当_____,做功越快; (2)比较实验次数_____可知:当两位同学做功多少相同时,所用时间越短,做功越快; (3)当做功多少和做功时间均不相同时,需要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当_____,做功越快。因此,为了比较两位同学做功的快慢,应该在表格最后一列增加一栏项目,这个项目是_____(要写上单位),为此物理学中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叫_____。 4.如图所示,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所用器材有带刻度的杠杆、铁架台、细线(或弹簧夹)、钩码与_____; (2)实验前,首先将杠杆的_____支在支架上,其目的是_____;若发现杠杆如图(a)所示,则应向_____调节_____使杠杆在_____位置平衡; (3)实验中,若发现杠杆如图(b)所示,则应向_____调节_____使杠杆在_____位置平衡; (4)该实验结论是:_____。 5.(2021·上海·模拟预测)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___牛,它的示数为___牛。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如图(a)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调节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移动;调节杠杆平衡后,在图(b)的A位置挂6个钩码,则应在B位置挂_____个相同的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6.(2021·上海·八年级期中)某同学想探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利用弹簧、小球、木块和刻度尺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将弹簧一端固定于墙面,小球压缩弹簧使其发生形变,待松开手,小球被弹簧弹了出去并跟着木块一起运动了一段距离。该同学记录了实验中弹簧被压缩的距离L和木块前进的距离s,重复两次实验后,他用另一根弹簧重复上述操作,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内。 实验序号 弹簧 弹簧被压缩的距离L/cm 木块移动的距离s/cm 1 A 5 20 2 A 10 80 3 B 5 12 4 B 10 48 (1)根据实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