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 苏武传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顼是( ) A.①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②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B.①乃幽武置大窖中 ②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C.①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 ②宜皆降之 D.①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②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稍迁至栘中厩监②不顾恩义,畔主背亲③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④与旃毛并咽之⑤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⑥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⑦空自苦亡人之地⑧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⑨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A.②④⑤⑧ B.①③⑥⑨ C.③④⑦⑨ D.①③⑤⑧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须发尽白 B.皆为陛下所成就 C.且陸下春秋高 D.惶恐饮药而死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班固(32—92),西汉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孟坚,安陵 (今陕西咸阳)人。著有《两都赋》《封燕然山铭》等。 B.《汉书》是继《史记》之后又一部重要的纪传体史书, 记载了自汉高祖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之间共二百多年的历史。 C.《汉书》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如改“书” 为“志”,改“列传”为“传”等。全书包括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传,共一百篇。 D.《汉书》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词造句典雅远奥。 5.下列和例句中加粗词语的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空以身膏草野 A.惠等哭,舆归营 B.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C.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D.单手壮其节 6.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虞常生得 B.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见犯乃死,重负国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苏武用信念,把那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值得人景仰。 B.朔风凛冽,他与凉雪冷月做伴,遥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爱国信念呈现在灵魂深处。 C.流放于野山荒原的铁血男儿苏武,在浮华与坚守之间, 用坚强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 D.站在历史的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富贵与忠心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了最浓重的一笔。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陵字少卿,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①以备胡。天汉二年,贰师②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上曰:“毋骑予女”。陵对:“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诏陵:“以九月发。” 陵将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召八万余骑攻陵。明日复战,斩首三千余级。单于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陵军战一日数十合,复伤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单于大喜,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入峡谷,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叹曰:“吾不死,非壮士也。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夜半时,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 后闻陵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迁盛言:“陵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诬罔,下迁腐刑。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